“以后有機會,一定找兩位。我現在可把你們的話記下了,到時兩位可別拒絕。”韓試轉頭看向黃罍,“黃老師,《向往》快收官了么,年后有別的計劃嗎?”
易烊與周青雨一聽就知道,新戲真的沒戲了,兩人肯定不至于失望和糾纏,就聊起了別的。
黃罍聽到韓試的問題,連忙擺手:“柿子,你可拉倒,我都快成你工作室的編外人員了。我明年暫時是沒有打算,但新戲的制片人你找別人去,我想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多陪陪家人。”
韓試無語,可心里知道就如周延所說,不能每次都指望幾個熟人幫忙,哪怕韓試絕不會虧待。
“柿子,新戲你是獨立投資么?”黃罍看韓試皺眉的樣子,樂呵呵地問。
“沒想好,小茹姐現在正在跟幾家影視公司接觸。”韓試不明所以地回答。
易烊與周青雨詫異地看過來,就有點淡淡的憂傷,韓試比兩人都小,已經有實力做電影的投資人了。
《少年的你》只有幾千萬的投資成本尚好,但新戲顯然不止,同樣是年輕人,有的人就是壕。
……
大部分電影都有不少投資方,并非說一個公司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承擔一部電影。
一個是為了風險平攤,有鍋一塊扛,畢竟在票房出來前誰都不清楚電影是爆是撲,只能大致預估。
如今的電影看上去動輒上億的風光無比,實際上賠錢的電影是多數,真正賺錢的是少數。
一個是為了利益共享,有錢一起賺。電影圈就像一塊大蛋糕,想分的人很多,吃獨食的行為在圈子里走不遠。
其中有涉及到資源的互換,比如你家的演員在我家的電影里混臉熟攢資歷,我家的演員去你家的電影里拿角色沖擊一個獎項,花花轎子大家抬,把演員捧上去把市場做大了才都有錢賺。
總之復雜得很,里面的水很深。
在回到芙蓉市后,黃罍特意給韓試解釋了一下不想當新戲制片人的緣由。
用黃罍的話說,現在圈里普遍看好韓試的新戲,想摻和的人一堆。
可每次的制片人都是黃罍的話,就容易給別人韓試只顧小圈子不跟大伙玩的印象,會遭到明里暗里的針對和排斥,對韓試的長遠發展不利。
新戲的制片人可以等投資方定下來,再商議由誰來擔任。
韓試就根本不是個商業料子,聽著就頭大,可也明白黃罍說的很有道理,是為了自己好。
無奈只好暫時擱置下來。
韓試又回了鄉下的家里宅著,趁空閑把新戲的主題曲與配樂都寫了出來,放電腦里儲存備用。
想到李茹之前心心念念的提議,韓試順手寫了好幾首英文歌,同樣攢著沒去制作。
離寒假尚有一段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