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釋迦牟尼之前有一世,發現一個賊想殺五百位商人。如果他帶領五百商人殺了此賊,則五百人皆染惡業。如果任由此賊動手了,此賊則必然墮入無間地獄。
于是他先出手殺死賊人,斷了他的惡業。也讓得五百商人沒有治染因果的機會。可自身卻把所有業報一己承擔,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為渡眾生,永不成佛。
方證等諸僧面色皆動,一人道:“你自比釋迦牟尼?”
洛辰道:“他人憑空行惡,自造罪業,牽連眾生;弟子心生慈悲,不忍諸眾生受難,斬罪斷惡,有何不可?”
方證卻搖頭道:“阿彌陀佛,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可若殺生為心中執念,則為殺生;心無執念,才為護生。你擒獲魔教圣姑,引諸多左道而至,為斬惡而斬惡,便是執念,便是殺生,覺觀,你還不知錯!”
好吧,被這老和尚看破了,誰讓洛辰是個假和尚。
不起殺心而殺生,那以洛辰的本性,干嘛還殺人?
當然,洛辰是不會承認:“弟子心為眾生,絕無執念,若方丈與諸位長老不信,弟子也無以證明。”
這話直接擺明了說,我光棍一條,你們愛咋滴咋滴!
反正是肯定不會把他打死。
不提出家人慈悲為懷,一切修行只為渡自身,重因果,不殺生,不沾果報,殺了洛辰便是自毀修行。
以洛辰如今的武功與在武林中的聲望,從少林寺自身考慮,肯定也舍不得殺了洛辰,而且還不一定殺得了。
方證面色悲哀,嘆道:“覺難,你執迷不悟,心生魔障,不知悔改,罰你入達摩洞面壁思過,無寺中眾長老一致同意,永不可出達摩洞!眾位長老覺得如何?”
各院長老,各堂首座低聲交流意見,這懲罰不輕不重,但卻顧及了很多方面,片刻后,齊聲應諾:“可!”
方證看向洛辰:“覺難,你可有異議?”
洛辰道:“遵方丈法旨!”
反正腿長在自己身上,要進還是要出,還不是自己決定,他可不是什么老實的和尚,這等幽禁對他無意義。
不久后,洛辰收抬東西去了幾里外的五乳峰。
達摩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塊砌成拱門。洞內臺上有石像三尊,中為達摩坐像,兩側為其弟子。
洞內陰涼,入洞之中,有寒冽清冷之感。
傳說達摩每日洞內坐禪入定、開定,年復一年度過了九年,經過九年的面壁過程,達摩的身影印入了面壁石上,就連衣褶縐紋也隱約可見,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
洞外無人駐守,每日除了給洛辰送飯的沙彌,便見到到其他人。可洛辰知道,方證、方證等人曾多次出現在洞外不遠監視觀察,都被他的透視眼發現。
一夜,洛辰關閉透視眼,走出洞外,發出獸鳴聲。
不多時,兩道身影出現在他面前。
“黑白子拜見主人!”“丹青生拜見主人!”,從修習吸星**之后,他們便徹底認洛辰為主,改稱主人。
洛辰道:“這幾日你二人潛入少林寺內,可有收獲?”
黑白子道:“回主人,據屬下推斷,似《易筋經》這等神功秘訣,方證絕不可能帶在身。
而屬下幾次接近藏經閣,發現閣中確實隱藏有高手,可閣中的少林高手武功有多高卻不知,屬下怕暴露,不敢試探,但想來《易筋經》多半在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