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上了江西號鐵甲艦之后,立刻就命令鐵甲艦立刻起錨,接著江西號鐵甲艦就升起了司令旗。
隨著江西號緩緩地離開馬頭,緊接著江蘇號裝甲巡洋艦也跟在他后邊。
再往后就是兩艘4000多噸級的重巡洋艦上海號和蘇州號,在他們之后是2000噸級的輕巡洋艦7艘,在后邊就是5艘老式巡洋艦。
這些就是這一次南洋水師出征的主力。
隨著這十幾艘戰艦浩浩蕩蕩的離開吳淞口碼頭,南洋水師出征日本的消息,很快就在大清國傳開。
這個消息通過電報,只用了幾個小時,就送到了光緒皇帝的手中。
而光緒皇帝接到電報之后,一陣的憂心,說實話,光緒皇帝現在已經不把劉海當成自己人了,但是劉海畢竟還是大清的官員,這一次又是出征同日本大戰,這光緒皇帝還是有些為劉海擔心的。
而這時候坐在光緒皇帝旁邊的翁同書,看到光緒皇帝拿著電報憂心忡忡,突然笑了起來,“哈哈哈,這是大好事皇上何必憂心?”
光緒皇帝看到都到了這個時候了,翁同龢竟然還能笑得出來,立刻連上就現出了怒氣,也不管他是不是自己的老師了。
“翁師傅這是何意?劉海就是心懷叵測,但是他現在也是在為大清決戰,咱們怎么能夠幸災樂禍。”
翁同龢趕忙上前陪你,然后說道:“皇上,微臣并不是幸災樂禍,而是劉海這一次大戰,不管是勝是負,對我們大清都是有好處的。”
光緒皇帝一聽這話來的興致,“老師,此話怎講?”
“啟稟皇上,如果劉海這也是勝了,那以前和日本人簽訂的條約從此作廢,我大清也不用賠償這么多銀子,而且大清在諸國之中的威望也能重新塑造。”
光緒皇帝聽完之后點點頭,現在果然是這個道理,現在只盼得能夠擊敗日本人,把大清國脖子上的這個絞索挪開。
“如果劉海這一次出征失敗了,那么再加上他前一段時間對北洋坐視不理的情形,那么他就是大清國最大的罪人,到時候天下百姓就再也容不下他了,那么他在兩江地區的勢力就會瓦解,到時候皇上就能趁此機會掌握兩將的兵權。”
光緒皇帝聽到這里眼睛亮得像燈泡一樣,他現在想了想,如果是真這樣,那么還不如劉海這一次就被打敗了,最好死在外面,這樣他就能夠憑借和以前和劉海的關系掌握兩江地區的實權,也能夠和慈喜太后一決高低了。
但是他又想了一想,現在國家的情形,又有些猶豫不決。
翁同龢見光緒皇帝開始猶豫,知道自己都在加把勁兒了,于是他趁熱打鐵的說道:“皇上,難道還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是讓劉海大勝歸來,還是讓劉海慘敗于外?”
光緒皇帝到了現在,可有些琢磨不定了,這兩方面都對他有好處,不過在他考慮了半天之后,還是覺得讓劉海失敗為好。
一旦劉海在辦,他就有機會憑借同劉海的關系,執掌兩將的權力。至于賠償日本人的賠款,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過等到他歷經圖志,讓大清重新崛起之后,再找日本人算賬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