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眾將便散去了,他們有的回去重新布置部隊,分散各地防守兩江,有的回去整頓軍隊,向上海進發。
劉海在這里整頓軍隊磨刀霍霍,這么大的事情,自然瞞不過各國在清國的探子。
而這時候,正在京師總理衙門談判的吉利公使華爾身爵士,得到這個消息之后,眼睛轉了轉,心里就有了壞主意。
現在吉利由于南海海戰的失敗,所以他們在清國的話語權急劇的收縮。
這幾天談判中,他已經被總理衙門的慶郡王奕劻奚落了好幾回,根本不像以前,這人對自己誠慌誠恐。
正因為這樣華爾身爵士,懷恨在心。現在他想的是要給清國這個兩江總督一個好看。
于是這位華爾身爵士,就利用情報系統所獲得的消息,把劉海已經準備兵馬陣要登陸的消息,告訴了倭人。
倭人駐大清公使林董(這是真名,有些奇怪吧),在接到送來的情報之后,根本不敢有一絲的耽擱立刻,就將這份情報通過電報送到了國都。
國都的一藤博文在得到這份情報之后,并沒有多么擔心,只是輕輕的看了看,然后就若無其事地對自己的書記說道:“將這份情報送到王宮之中,請國王陛下御覽,然后請國王陛下作出決斷。”
他旁邊的書記官發現,作為首相的伊藤博文,竟然對這么重要的消息不置可否,心中有些奇怪,但是表面上仍然嚴肅的接受了這命令。
很快情報便送到了臨時王宮之中,國王在看到情報之后,只覺得心肝都開始顫抖起來。
現在本土的軍力只剩下一個禁衛師團來維持本土的治安,這些禁衛師團說是由最精銳的士兵組成,可是話又說回來,這些人卻從來沒有經過戰爭,真正能打的現在都在朝鮮呢。
現在劉海起大兵來攻,雖然只有十余萬人馬,但是裝備精良,又有海軍助陣,自己這一邊如果不小心謹慎的話,真的有可能被劉海攻入本土。
于是當天晚上,國王就在臨時的王宮召集中元老以及內閣成員,再次召開御前會議。
這一次的御前會議前,九元老由于早就有了定數,所以一個個顯得不慌不忙。
國王看到這種情況,心中還很欣慰了一陣,覺得這些元老果然不愧是他的骨干之臣,遇到這樣的大事仍然能夠保持鎮定,看來他們已經有了退敵之策。
于是國王滿臉期待的問,作為元老之一,又是首相的一藤博文,“一藤愛卿,這一回劉海來犯,愛卿是不是已經有了退敵之策。”
哪知道伊藤博文,很光棍的說道:“陛下,現在國內已經動蕩不安,而且武器缺乏,只有一些冷兵器了,微臣實在是沒有辦法退敵,這件事微臣完全聽從陛下的安排。”
國王聽了差點氣樂了:你沒辦法,還坐在那里氣定神閑,我要你這首相還有什么用?
但是國王也忌諱一藤博文深厚的力量,所以并沒有臉上露出生氣的表情,而是對后邊的陸軍大臣大山巖說道:“大山君,一藤首相已經束手無策,你作為陸軍部長,現在大軍來犯,你看如何防守。”
大山巖無辜的眨了眨眼睛,然后說道:“陛下,首相大人說對,現在國內窮困潦倒,已經組織不起那么多兵力來了,就是有兵力,也沒有那么多火槍來裝備,微臣實在是無能為力。”
而這時作為王宮宮大夫的青木仁志,憤然離開了座位,來到了國王面前,對著國王跪倒,說道:“啟稟陛下,諸臣皆有私心,請陛下任命下臣來擔當防衛大臣,下臣必定與國家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