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眾人以想起了官家下旨整頓官軍之事。
至于起因,那還是范宇去遼國之時,所帶的護衛與在宋境內便與遼國部族軍起了沖突。其時,大宋的邊軍,居然對于遼國部族軍不聞不問,任由其越境。
眾人都想起來,安樂侯回來之后,便向官家建議整頓邊軍。
當時大家都認為,安樂侯的護衛與遼國部族軍起沖突險些身死,這是含怒而提出的要求。
更何況,其實曹皇后的幼弟曹傅也在使節隊伍之中。再加上這個要求也沒什么不對,這才下的旨意。
這在眾人的眼中,無非就是湊巧而已。可是誰知道,此時想起來,卻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這分明就是安樂侯的布局。
而且安樂侯根本就沒有拉攏一個朝中官吏為黨羽,完全是憑借自己看似一時激憤,而達成了一個初步的目的。
“安樂侯,你在那時便已經預料到,我朝會勝了?”官家趙禎卻是開口問道。
范宇急忙躬身,“官家,臣不敢妄言。那時確是看到邊軍不堪用,才向官家提議。只是后來組建在豐州與火山軍抵擋西夏軍,回來之后便又一次提起,請官家擴大整頓范圍。因為新軍兩勝西夏,臣便知道了,只要我朝肯整頓兵馬,則西夏與遼國不足懼。”
眾人恍然,對啊!有新軍這個例子在,足以證明安樂侯的話非常有道理。只要大宋肯下點力氣整頓兵馬,西夏遼國真沒有什么可怕的。
近來的這些戰事,每一次都證明了安樂侯的話沒有錯。
從豐州的新軍與西夏之戰,到曹琮與西夏李元昊之戰,還有神衛軍與遼國二十萬大軍之間的戰事,無不說明宋軍并非不能戰。
大宋的軍隊只不過是松懈了,少了一些警醒整頓而已。
正如安樂侯所言,只要肯整頓官軍,錢糧什么的沒有哪一國可與大宋相提并論。
趙禎身為大宋的官家,聽了范宇的這一番話,最是精神一振。
沒錯,只要自己這個官家警醒些,不使官軍松懈,官軍的戰力自然便可提升上來。再加上錢糧的消耗方面,沒有哪一國能與大宋相比,那么大宋中興之主就非自己莫屬了。
如今大宋之強勢,已然初步顯現。驅趕李元昊,大敗遼軍,無不顯示宋軍的強勢。只可笑朝中還有一些官吏在擔心,得罪了遼國怎么辦。
趙禎想到這里,便開口道:“下旨嘉獎神衛軍,三司送牛酒于神衛軍,當犒賞之。”
大宋有律禁止殺牛,如今官家開口便是要求三司運送牛和酒去神衛軍軍前犒賞,這心意不言自明。
呂夷簡今日并沒說上幾句話,聽到官家這么說,他才開口道:“官家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