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許當點頭道:“侯爺的意思,是將制造火炮的鋼鐵煉制的更好,便可在不增加火炮重量的前提下,使之射程更遠。”
“不錯,我便是此意。”范宇笑著贊許道:“用更好的鋼鐵來制造火炮,便可用來抵御西夏的大型投石機。若使之與火箭彈配合和,西夏的大型投石機,便再無威脅。”
“侯爺可有什么好的思路,也可一并告之于我。”許當笑道:“雖然下官也可自行摸索,但是這或要費時許久,若是因此誤了邊關戰事,下官便是罪人了。”
范宇大笑道:“你已經看出來了?”
許當心道,侯爺若是沒有把握,如何會將這等事吩咐下來?又有哪一次侯爺少指揮了。
不用看都知道。
范宇并不知道許當心中的想法,而是將自己的建議提了出來。
“我造作院雖然所煉制的鋼鐵,雖然相比以前要好了許多,但還是不夠。”范宇道:“以我們如今融煉鋼鐵之法,鋼鐵質地還不夠好。若是要提升這制炮所用的鋼鐵質地,我建議用千斤水力鍛錘。”
“千斤水力鍛錘?”許當雖然不明白為什么,但是卻知道水力鍛錘,“那不是用來打制鎧甲兵器之時才用的嗎。”
范宇點點頭道:“正是要將這水力鍛錘做成千斤的,用來錘煉火炮用鋼。”
許當恍然,若是這樣做,確實可以將火炮的用鋼提升許多。
大宋的火炮可不是無縫鋼管,大宋如今的技術條件也完全達不到能制造無縫鋼管。
所以范宇給出的制造火炮炮管的方法,就是將兩塊鋼鐵打制成兩個半弧,最后用鐵箍箍在外面,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炮筒。
之前都是工匠們用小的水力鍛錘,卻是力量較小既費時又費力。
這一次范宇直接建議上千斤水力鍛錘,便是又一次技術的推進。
道理并不復雜,許當一聽便明白了。
這辦法說簡單也簡單,若是范宇不曾提起,怕是許當還想不到這里。
“侯爺果然是有辦法的。”許當不由得贊道。
按范宇的本意,他覺得自己以后可以少插手大宋的技術進步。
只有這樣,才會使得大宋的技術成為自身固有的技術。
雖然范宇曾經將許多后世的知識教授到了百工技院,但也是為了給大宋先打一個科學的基石。
至于現在又親自提出建議,也是為了不誤戰事。
此時在崇政殿中,趙禎也發了一道旨意,將文彥博貶出京城,使其就任于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