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的陳子寒,對很多事情看的更加明白了。
父母這一代人的生存情況,他也看的很清楚。
八、九十年代的烏傷,大學或者中專畢業后,工作分配的比較好的人,日子過的都一般。
工作不錯,捧著鐵飯碗,沒想過去折騰其他事兒。
那些學習成績不好,沒考上中專或者大學,或者考上了后工作不理想的人,因為不甘心或者說為了更好生存下去,就費了不少心思去做其他事情想折騰出點名堂來。
于是,許多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翁因此而誕生。
他們開著豪車住著豪宅,過上了讓人羨慕的富豪生活。
而烏傷這座之江省中部的小城市,也從原來的貧困縣一躍成為富的流油的地方,并名揚全世界。
烏傷是地級市婺州的代管縣,但直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很多人只知道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富豪遍地走的烏傷市,卻不知道它的上級行政單位婺州。
烏傷大地無數富豪誕生的同時,像陳應榮這樣守著好單位過日子的人,很多經濟情況只能說一般。
他們富足但不富裕。
那些原本非常羨慕他們的人,成了他們羨慕的人。
還真可以用那句話來形容: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這些靠自己努力拼搏終于成為富豪的人,付出的艱辛常人難以想象。
但現在的陳子寒卻非常清楚,如果想成為富豪,并不需要付出這么多的辛勞。
零幾年的時候買幾萬塊錢茅臺、萬科或者騰訊公司的股票,再遲一點時間買比特幣,十幾年時間財富就能翻好多倍。
還有,房地產投資也能讓人賺取好多倍的收益。
激進一步的,投資阿里巴巴,或者02年-03年間投個幾百萬給騰訊,十幾年后可能就能名列富豪榜中。
反正,二十一世紀初十幾年內,只要把握住任何一個機會,就能輕松積累讓人咋舌的財富。
因此,陳子寒并不擔心賺不到錢。
但他也知道,無論做什么,都需要啟動資金,他還是更早實現財務自由,也希望自己和父母能擁有更多的資產,因此,他向父母要點必要的資金。
他在向父母要了五千塊錢后,又和父親陳應榮談了很多。
他告訴陳應榮,他在上學的時候,很巧合地遇到了一個從事經濟研究的高人。
那人知道他來自烏傷后,和他一見如故地說了很多現代經濟理念。
陳子寒建議陳應榮,想辦法在房地產及股票方面多點投資,就當給他娶媳婦所用。
陳子寒也清楚,國際商貿城很快就要開工建設了,他們的村子現在還沒拆到,但最遲明后年,老家所在的整個村子都要列入拆遷范圍,國際商貿城二期三期四期五期都會開始建設。
雖然說后來電子商務的沖擊讓傳統的小商品貿易很快就舉步維艱,但接下來十幾年之內,國際商貿城附近的房產價格,還是能攀升到讓人咋舌的高度。
陳子寒建議陳應榮和黃曉娟,如果有可能,向鄰居買幾間舊房子,這樣在拆遷的時候,能得到更多的補償及安置地方。
陳子寒的話,陳應榮和黃曉娟還是聽到心里去了。
他們也很欣慰,兒子真的長大了,有責任感了。
一家三口聊了一個晚上后,陳應榮和黃曉娟基本上接受了陳子寒的建議。
在家兩天,陳子寒大部時間都陪在父母身邊。
重生之前,陳子寒在錢唐工作,而父母一直在烏傷。
沒能陪在父母身邊盡孝,他挺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