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私自海外建政,起碼說明李洛對元廷懷有二心,絕對不甘心認賊作父,做蒙元的鷹犬。
他們九死一生移民海外,本就是仇恨蒙元。李洛對蒙元并不忠心,他們反而更放心了。
梅全祿等人都是宋朝秀才,屬于士人階層,自然比普通百姓有眼界有見地的多。
海外建政的壯舉,他們不是沒想過。可是他們最多想想罷了。
因為沒有人有這個手段,也沒有這個條件。
這李將軍手段如何先不說它,起碼他有武力,能保百姓平安。有大海船,能不斷移民過來,增加戶口。有這兩條,就足以“海外建制”。
對朝不保夕的海外移民來說,建制絕對是天大的好事,沒有人會反對。
如果真要建制,那么自己等人會是什么職位?
梅全祿等人的心思頓時活絡起來。
“將軍真是深謀遠慮,我等萬萬不及!”梅全祿首先表態說道,“只要將軍建制,老朽愿獻綿薄之力,聊效犬馬之勞。”
吳鎮樓和林必舉等人也紛紛表態。
李洛見眾人如此識趣,也很高興。有村長們的鼎力支持,他的計劃就會順利的多。
他只需要給村長們一點甜頭和盼頭就行了。
他們其中有五六個是秀才出身,又做過多年村長,已經算是可用的民政人才。
這樣的人,也正是他現在缺少的。
虎古,光夏,楊序,朱頜等人都是武將之材,假以時日未必不是良將。
可治民理政,統籌后勤的職責,他們沒有一個能勝任。
這些秀才中,誰的秉性才干最勝任即將新鮮出爐的“拓殖使”?
李洛不由看向崔秀寧,他知道崔秀寧一定在借機觀察眾人。
其實眾人也早看出身穿武士皮盔的崔秀寧是個女子,只是不好點破,只能裝糊涂。
正在眾村長爭相表態,希望在接下來的建制中撈到一個職位時,突然門外一聲馬嘶,緊接著身穿鐵甲的虎古大步進入。
“啟稟營主,探哨在南邊十余里發現大隊生番!他們似乎一直等在那里!”虎古稟報。
“哦?”李洛一笑,“這路生番有多少人馬?”
虎古道:“最少有五百。從紋身來看,與之前消滅的不是同族,而是來自另一個部落。”
“虎古,說說你的看法。”李洛想考考虎古。
“諾!”虎古道,“屬下判斷,這路生番或者是攔截之兵,與被滅的生番應該有所勾結,不然不會這么巧。”
在場忠村長聽了,都是后怕不已。原來生番是一追一堵兩路人馬,這是要把所有村民一網打盡啊!
生番的武器的確簡陋,可是人卻不傻,相反還很奸詐。
如果李將軍沒有率兵及時救援,幾千村民肯定是往南逃走,剛好一頭撞上南邊攔截的第二路生番。
李洛問林必舉道:“附近有幾個生番部落經常來殺人?”
林必舉道:“從去年以來,最少有三個不同的部落。一個就是被將軍打敗的這支,他們來過三次。還有一路不在山上,而是在東南方向的百溪地帶,都是漁民,來過一次。還有一路在東北山里,他們好像吃人,也來過一次。”
梅全祿也恨恨說道:“這三個生番部落五次進村殺人,罪惡滔天!死在他們手里的村民,光我們認識的就超過三千!”
吳鎮樓道:“倘若算上多年以前的中原移民,估摸被殺者累計數萬。”
李洛站了起來,對虎古道:“你們不是沒殺痛快嗎?虎古,本官允你,這次以騎兵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