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一邊翻著統計冊子一邊道:“青壯男子三萬一千口,青壯女子,兩萬七千余口。”
李洛聽了數字心中就盤算開了。三萬一千青壯男子,其中十六歲到三十歲的,應該有六七成,也就是兩萬口。
這兩萬口,就是適合當兵的男子,哪怕四中挑一,也能增加五千新兵!
海東人力緊張的局面,也會大大緩解。每年的糧稅,絲稅等收入也會暴漲。
花幾十萬兩銀子挖這么多人口,絕對是賺大了。
最后眾人一統計,只要順利將全部流民賣掉,竟有五十多萬兩白銀!
鎮守官人拿大頭,四成。剩下的六成,也有三十多萬兩。不但這堂上的每個官吏最少能分萬兩,就是州衙的小吏和皂隸,都有白花花的銀子子進賬。
所以,在巨大的共同利益下,整個寧海州官場,全部被綁在一起欺上瞞下。七八萬流民匯集在一起,這么大的事,朝廷和上官硬是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情。
最后,李洛吩咐繼續往流民區輸送官糧,木柴等物資。不能讓流民餓著了,凍著了。每餓死凍死一個,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散堂之后,李洛踱入后宅,看見崔秀寧正在培訓新特務,其中,赫然就有榮城五秀。
這五個風塵女子,此時正興致勃勃、聚精會神的聽崔秀寧講課,一個個不住點頭,還揮筆記錄。
相比之下,其他新學員大多還是一臉疑惑的樣子,似乎聽不太懂。
果然,榮城五秀這樣的女子,更加早熟,經歷更多,還有文學素養,接受能力明顯更高。
“今日的授課,到此結束,散學之后,相互溫習。”
“恭送老師!老師辛苦!”二十多個新情報學員一起站起來鞠躬。這套禮節,是李洛設計的。
崔秀寧對學生們一點頭,就離開當課堂的宴廳。
“這批苗子怎么樣?比李雍李綢他們呢?”李洛問道。
崔秀寧踩著庭前的積雪,“差不多。但榮城五秀,比李雍李綢那批接受能力更快。榮城五秀,我估計三個月就能用了。”
李洛道:“好,晚上我開始給他們講授日語和蒙語,一天一節課。”
崔秀寧點頭:“是要抓緊了。你不是說最遲明年七月就要征日么?潛伏到日國的特務,最遲明年五月就要布置到位。”
李洛道:“學外語,天賦很重要。這批學員,誰最有外語天賦,明年就派誰去。對了,元廷大特務尤宣撫身邊的眼線,開始布置了么?”
崔秀寧道:“會派李揚去。整套方案,李綢她們在設計,兩個月之內,李揚就可能潛入尤宣撫的身邊。”
李洛又問:“泉州的蒲壽庚呢?”
“還沒有安排,一時沒有合適人選。蒲壽庚是色目回回,很難相信漢人。”崔秀寧解釋。
“有件事我要和你商量。”李洛道,“等這七八萬流民順利到達海東,我想設縣。”
設縣?崔秀寧想不到是這個事。“現在設縣,是不是太早了?”
李洛用腳踢著地上的雪,“公司這種體制,人多了肯定不好管理。尤其是流民們骨子里也不認為公司具有權威性。在他們心里,代表權威的,始終是官府。”
“海東公司雖然本質上也是官府,但畢竟缺了名義,就顯得名不真言不順。”
崔秀寧沒有反對,“這么多人口,的確足夠設置一個縣了。只要把公司名義換成縣衙,就可以了。我猜,以你的性格,縣的名字你都取好了吧。”
李洛笑道:“知我者夫人,就叫洛寧縣吧。”
PS:為盟主加更大章節。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