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瘴癘,其實不是毒氣,而是叢林中濕氣太重,腐爛發酵的氣體太多,含有大量的細菌和有害物質。
而且,南方叢林中蚊蟲如麻,防不勝防,蚊蟲都是攜帶細菌病毒的。
這樣,沒有抗體的北方軍隊來到這里,就會“疫病流行”。
所以,李洛又采取了一招,燒火堆。
大營每個營帳之外,必須要燒火堆。大量火堆燒起來,雖然更熱,可也驅除了潮氣。
李洛還下令行軍時遇到濃霧,必須用濕布掩住口鼻。
又成立一個疫軍營。凡是因此生病的,全部送到疫軍營,算是簡單的隔離手段。
幾招下來,瘴癘和水土不服對元軍的影響大大減弱。
這顯然是安南人沒有想到的。就是陳日燏,都以為元軍開始水土不服了。
所以,元軍進攻之凌厲,接下來幾天超出了所有安南人的預料。更讓安南人想不到的是,李洛麾下竟然有好幾萬髡頭辮發的越奸軍。
作為特察局的主人,李洛如何不知道保密的重要?在他嚴防死守之下,越軍探馬很難探知到元軍中的情況。相反的是,安南各重鎮,都有李洛的眼線。
早在去年,特察局針對安南的情報工作就展開了。安南從朝廷到軍隊,只要是重要消息,都瞞不過李洛。
雙方情報完全不對稱。
李洛一聲令下,越軍降將們率領四萬新越軍先行進入叢林,李洛親率十萬元軍跟著越奸軍開辟的林中道路進軍。
為何不走官道,非要走叢林?
因為官道中的關隘都修建在易守難攻之處,越軍又布置了重兵。就算硬攻下來,傷亡也不會小。而且關隘還不止一處,攻下幾個關隘,元軍估計要拿好幾萬人命去填,哪還有力量攻打快州?
太不上算,良將不為也。
穿越叢林肯定也有傷亡,但起碼不會有硬攻關隘那么慘重。
四月初二,元軍選擇普賴山林作為方向,如同一條巨龍一頭扎進莽莽林海。
直到這時,越軍探馬才確定元軍的進軍方向,是普賴山林。
根據陳日燏的軍略,一旦確定元軍的進軍方向,整個洪安防區內的機動兵馬,就必須全部向元軍的進軍方向移動匯聚,絕不能讓元軍在局部區域形成兵力優勢。
隨著元軍進入普賴山林,東西范圍內的越軍,都被調動起來,慢慢向元軍的方向收攏,如同一張巨大的羅網。
元軍進入叢林后,在叢林中最脆弱的騎兵威風不在,李洛自己,也被三千土司蠻兵保護著前進。
一旦進入叢林,原本兇悍的元軍騎兵就抓瞎了。蒙古軍和探馬赤軍無不變得猶疑起來,而之前并不起眼的土司蠻兵和越奸軍,反而仍然生龍活虎。
此時如果越奸軍作亂,就是一個大麻煩。幸虧李洛近期采取了一系列手段,越奸軍想作亂也難。
新越軍萬戶、降將吳厄率一萬人馬走在最前面,他一邊趕路一邊大聲說道:“大家小心陳軍襲擊,都仔細了!等推翻殘暴不仁的陳家朝廷,大伙兒就都有好處,最差也能分享王候們的田地!”
陳家朝廷殘暴不仁?
這就是扯淡了。
陳太宗才死幾年,在安南歷史上是著名的明君。
此人很有作為,他兒子陳晃,干的也不錯。說他們殘暴不仁,只不過是越奸的借口罷了。
“正是如此!大伙兒既然剃了發,那就是大元天兵,可要好好做軍,總有那份好處到手!”另一個降將也附和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