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十天前,在控制蕭梁朝堂的唐國特務推動下,蕭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結盟抗元的提議。因為他也知道唐軍實力最強,所以推舉李洛為聯軍盟主。
得知消息的廣州宋廷,在元軍即將到來的大軍壓境下,也通過了結盟抗元,推舉李洛為聯軍盟主。
三國已經互換了國書,決定在衡陽府成立聯軍征元大將軍幕府,依托湘水,洞庭和衡山,與元軍決戰。
李洛當仁不讓的出任征元大將軍,組建聯軍大本營。
唐軍將在衡陽府壓上二十萬兵馬,其中一半是老兵,基本上就是唐軍主力了。蕭梁抽調一半兵力十五萬人進駐衡陽。
而廣州宋廷出兵最少,只有五萬人。
三國聯軍在衡陽府布置的兵力,將達到四十萬!
可以說,自元滅宋之后,南方用兵從未有今日之盛也。
已經不下于當年宋元大戰時雙方的兵力規模了。
三國兵力已經在調動了。無論是高效率的唐國,還是效率一般的梁國宋國,此時都因為戰爭而全力運轉起來。
就拿唐國來說,東州生產的最新一批盔甲,火器,已經全部運到東南。
就是一向不想得罪豪強的蕭梁,也開始用刀子逼迫豪紳大戶,讓他們捐納錢糧。
趙良鈐則是打開庫藏,拿出大量金銀賞賜給客家大姓,畬人首領,請他們襄助抗元。甚至派人去收買聯絡廣西兩江道的土司。
三國百姓的抗元情緒也被調動起來。
尤其是唐國,簡直是熱火朝天情緒激揚,到處都在談論“國戰”。各地剛剛竣工的忠武神宮,每天人滿為患。各地士子的抗元詩文方興未艾,就是秦樓楚館、煙花之地的脂粉教主們,也都鶯鶯說國戰,紛紛論興亡。
不敢再遭亡國之禍啊!
為了便于和元軍決戰,在李洛的建議下,蕭隱還下令給衡陽府和所屬七縣,讓衡陽湘江以西的百姓全部搬遷到湘江之東。
唐國艦隊將進入湘江,幫助梁國衡陽地方官遷移百姓渡江。之后,唐國江河艦隊將抽調萬人進入湘江封鎖,阻止元軍過江,將主戰場控制在湘江之西。
如此一來,哪怕湘江之西數縣之地打成白地,也不會傷害衡陽百姓。相反,外圍戰場州縣的百姓,反而免不了會有大量死傷。
而衡陽百姓已經遷移了兩天,最多還有十天,就能全部遷移過江。
“再有十天,四十萬兵馬就能全部進駐衡陽。”文天祥道,“到時以衡陽為中路,江陵為北路,廣州為南路,會有三個戰場。而我大唐百姓,則被梁國和趙宋遮擋,沒有戰亂之苦。”
李洛嘆息道:“梁國宋國百姓,將來皆是我大唐赤子。這大戰一起,沒有兩三個月打不完,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流離失所,死于刀兵之下啊。”
江圖道:“大王,微臣建議增加去衡陽修筑工事的奴隸戰俘,尤其是幾個縣城,需要緊急加高加固,還有各處大營的營寨,關隘,都需要搶修加固。”
李洛點頭,“好。那就再抽調五萬戰俘去衡陽。”
已經有七八萬戰俘奴隸去了衡陽做苦力,此時李洛又抽調五萬,基本上把唐國的戰俘奴隸抽空了。
“大王,算起來我軍比元軍快了幾天,微臣倒也不擔心。可眼下最緊要的,卻是火藥!”文天祥皺眉道,“我軍數萬火器兵,這剩下的一點火藥,根本不夠用啊。”
李洛苦笑道:“此事,寡人也無計可施。就看王后在東州有沒有發現硝礦了。”
正在這時,忽然一個侍衛進來說道:“大王,顏仝忽然回來了,說是有大事啟稟大王!”
顏仝回來了?他不是去塞外了么?難道找到傳國玉璽了?還是……
“傳他進來!”李洛有點忐忑。玉璽一時找不到不要緊,人可不要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