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她按照記憶繪制的地圖,算是這個時代最精確的圖了。
女人春蔥般的手指點到南陽附近。她其實不用看也知道,南陽南邊是大別山,西邊是伏牛山等大山,都是連綿數百里。
大隊騎兵根本不可能翻越。那么去南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繞過淮河。
可是繞過淮河之后呢?難道再折而向東來到大別山東端,繞過去再向西到襄陽,在唐軍水師難以控制的上游渡江?
也不可能。因為這個過程同樣有很多難以逾越的山嶺,步兵勉強能過,騎兵太難了。
之所以說襄陽是戰略要地,是建立在有水師的基礎上,倘若沒有水師,襄陽也就沒有意義了。
乃顏部騎兵的做法,似乎真的想用騎兵翻山越嶺。起碼從情報看,好像是這樣。
難道忽必烈大叔已經沒了辦法,只能出此下策?可這么干會損耗多少馬力,花費多少時間?還不如繞道吐蕃啊。
崔秀寧拿起一大疊情報,看了看,并沒有多少異常情況。無非就是乃**兵的事。
乃顏的軍中,是有特務眼線的。可很顯然乃顏等人得到了忽必烈的叮囑,他們沒有把戰略目的告訴身邊人,連將領都不知道主帥的意圖。
很顯然,老奸巨猾的忽必烈懷疑朝中軍中有人泄密。
十幾萬騎兵,總共二十多萬匹戰馬,還有大量騾馬,以及充當肉食的羊群。隊伍非常龐大,并沒有想瞞著誰。
這么大的動靜,相瞞也瞞不住。
這些,其實是幾天前的情報了。
現在,乃顏等人是不是已經繞過淮河了?應該快到揚州了吧?
崔秀寧又把李雍發來的新情報仔細看了看,一直看了好幾遍,直到掌燈時分,她才發現有個奇怪的地方。
乃顏在到開封等地時,不止一次征集軍糧,而且數量很大,光在開封就征了十萬石。
乃顏所部并沒有漢軍,連蒙古兵都不多,大部分是水達達,兀者,骨鬼,林中人等部落兵,屬于遼東和東蒙土著。數量最多的,是水達達。
這些兵,主要是漁獵民族,他們原本帶了大群的羊作為食物,為何還要征集那么多糧食?不嫌累贅嗎?
按照蒙古軍隊的出征習慣,很少攜帶糧食,一般是帶牛群羊群,所以機動力很強。
以大隊騎兵翻山越嶺已經很難了,還要攜帶那么多不必要的糧食,這就奇怪了。
為什么呢?
崔秀寧憑借警察的職業疑心,以及女性的細微,發現這一點很反常。
可是,她的歷史不好,對古代戰爭的認知不夠,也總結不出結論。
最后,女人只能將自己的懷疑寫在信中,派人火速通知李洛。
要是李洛覺得也沒有問題,那就是她想多了。
事實上,在崔秀寧收到李揚情報的同時,李洛也收到了李揚情報。李揚給的情報,現在是一式兩份,分送衡陽和海東。
不過李洛看了李揚的情報,并沒有像崔秀寧那樣起疑心。
他只留意到乃顏大軍去了南陽,可能是繞過淮河。其他的內容,他沒看出異常,也就沒有再留意。他的注意力,只在永州的云南王那里。
PS:大家晚安,求投票,訂閱,書評!蟹蟹支持,給點溫暖啊!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