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一想也對。
接著,幾個文士主動通報了姓名。原來就是牟家父子,黃澤,張達善等人,都是蜀中名士。
他們猜出了李洛的身份,但李洛既然不點破,他們也不好造次。
“諸君可愿隨我再去祭祀昭烈?”李洛邀請道。
“固所愿也不敢請耳。”幾人面露喜色,一起欣然答應。
等到一行人祭祀完劉備,李洛又提出去青城山,登高望遠。
直到到了青城山下的幽靜之處,幾個士子這才一起整衣下拜,肅然說道:“草民拜見大王,前有唐突,望大王贖罪。”
這就是想要歸唐了。也就是認主。通過兩個月的觀察,他們終于下定了決心。
李洛呵呵笑道:“諸卿請起。寡人盼諸卿久矣!”
幾人一起平身。最活躍的牟應龍說道:“大王,青城山夕陽晚照甚美。此時登山,正好觀看此景。”
一大群人一邊走一邊聊,很快李洛就和幾人聊的熟了。
這是幾個隱士啊。
落日西斜時分,李洛終于登山了青城山最高峰:老霄頂。
蜀中山川,所謂“青城幽,峨眉秀,劍門險,夔門雄”。這青城山,以蒼翠清幽取勝,真當得“青城天下幽”之譽。
李洛挺立老霄頂,四顧群山環侍,猶如雄城。但見蒼翠欲滴,云霞如錦,幽野茫茫,風起蒼穹。他似乎略作沉思,便開口吟出事先準備好的詩:
巍巍青山幽城翠,茫茫蒼野大風揚。
必是夕陽知我到,便織云霞晚照長。
此處既有洞天久,笑問仙蹤在何方?
應是莫聞天下事,不知人間有大唐。
文天祥和黃澤等人聽到李洛的詩,心道此詩平平無奇,失之俗白,全篇并無佳句,以文辭看,全不足觀。
可詩意雄豪高峻,霸氣森然,以境界取勝,雖非扛鼎之作,卻能大俗化雅,勉強也能算佳作。
尤其是詩中隱有詰問神仙之意,調侃仙人不來迎接自己,人主之姿躍然而出。
這是君王之詩,以氣成篇。臣子詩才再高,也難以模仿,不敢模仿。
“大王此詩,睥睨天下,旨趣豪邁,真意自然,乃英雄語也!”文天祥只能如此夸贊。他不是諂媚之臣,這點評雖然有點抬高,但并不夸張。
牟應龍等人也紛紛說道:“文山先生之言,恰如其分。大王此詩,不同尋常。”
李洛笑著擺擺手,“隨性而作,貽笑方家。寡人于詩詞一道,殊無才情,倒教諸卿為難了,不提也罷。”
眾人連說豈敢。牟應龍道:“詩詞乃小道也。大王之才,乃是濟世安民,經天緯地,再造乾坤,澤被蒼生,此乃天授雄才,大道也。”
李洛聽了哈哈大笑,指著牟應龍道:“若非知卿正直有節,幾疑諂語矣!”
眾人聞言,一起怡然而笑。
李洛終于知道為何帝王喜歡和文人廝混了,因為他們會說話,說的話能讓你很舒服啊。
PS:今天太忙,只能這樣了,蟹蟹大家,晚安!保重身體哦親。這一章,非常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