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王朝時代,就記載在《華夏信史》。歷代史書,都包含在《華夏信史》。
等到夏朝滅亡,商朝建立,華夏王朝的政權才轉移到黃帝的庶脈。周朝,是黃帝的另一支庶脈。
如此一來,從神史到古史到信史,從眾神時代到華夏聯盟時代,再到華夏王朝時代,就一脈相承的下來了。
非常完整,體系嚴密。
李洛并沒有生搬硬造,只是做了系統性描述,讓原本關聯少邏輯少的華夏神話,變得圓滿起來。
再就是增加了一些定義,進行了形式化處理,比如“華夏聯盟時代”,華夏元年等。
《華夏神史》和《華夏古史》,都以天道為貫穿思想。因為本身并不浩繁,而且趣味性強,李洛準備用作學堂的輔修教材。
“鄭卿不用著急,此事慢慢來。”李洛說道,文化工程不是當務之急,不用太操切。
“傳令,七月七日中元節,寡人要率文武百官,大祭陣亡將士。禮部先準備吧。這次大祭,必要隆重堂皇,不可有絲毫馬虎。今后,每年中元節,都要大祭英靈。”
“遵旨!”禮部尚書領命。
…………
六天后,一支巨大的艦隊氣勢洶洶的來到耽羅(濟州島)。
島上的少量元軍和大量牧奴,頓時一片驚慌。
鄭和一聲令下,遠洋艦隊就封鎖了耽羅。接著整整一個旅的唐軍陸師,就登陸了。
耽羅島是元廷十四道官牧場之一,也是最小的官牧道,可放養的戰馬仍然超過三萬匹。
島上元軍只有兩千漢軍,以及上千高麗軍,如何能抵擋唐軍的進攻?
不到半個時辰,三千漢軍和高麗軍就之唐軍火炮的轟擊下崩潰。
唐軍輕而易舉的占領了耽羅。
其實,忽必烈早就想放棄耽羅,將島上的戰馬運回來。可是因為缺船,一直無法實現。
現在好了,全部落在唐軍手里。
三天后才得到消息的高麗王,聞訊大驚失色,大呼道:“李洛賊子!合該千刀萬剮!”
王后忽都迷失也尖叫道:“李洛!你這個狼羔子!我要殺了你殺了你!”
李洛曾經的“好安達”印候,勸解道:“公主息怒,李洛是忘恩負義的卑鄙小人,這種毒蛇,不能氣壞了公主金貴的身子啊!”
忽都迷失氣的一鞭子抽過去,“滾!他不是你的安達么!”
印候頓時抱頭鼠竄。
高麗王后兀自不解恨,喝道:“來人啊,派人去殺了李簽一家!”
高麗王嚇了一跳,趕緊說道:“王后,李簽早就上書過,揭發了李洛,仁州李氏也是被李洛害了啊,不關李簽的事…”
“放屁!”忽都迷失怒道,一點面子也不給高麗王。
“要不是李簽,本宮認識李洛是誰!更不會帶他去大都,他還有機會做大元的官!李簽把一頭豺狼當成羊羔,把一條毒蛇當成鱔魚獻給主人,難道就沒有罪孽么!”
高麗王都不敢擦拭臉上那憤怒的唾沫星子,他也承認王后說的有道理。要不是仁州李氏,李洛絕無可能做元廷封疆大吏,也就沒有實力叛亂。
可李氏畢竟也是受害者啊,李簽連宰相官職和公爵之位也丟了,應該夠了吧?難道還要滅族么?
要知道,李氏不但是高麗頂級門閥,還是當年的外戚世家,多少代高麗王都有李氏血脈啊。
受到李洛欺騙的人實在太多,又不止李簽一人。
“王后,不要氣壞了貴體,給李氏一個懲戒處罰他們就是了。”高麗王說道。
“不行!”王后固執的就像一頭牛,“你不下令,那本宮就下令!印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