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質聞言臉色蒼白,卻并無驚愕之色,只是神色悲苦的說道:“是韃子公主要動手了么?終于還是逃不過這天啊。”
說完,眼淚滾滾而下。
仁州李氏,完了啊。
李洛道:“你放心便是。高麗是小國,仁州李氏的郡望,不要也罷。趙郡李氏已經在中原煙消云散,你們到中原,也算是改回郡望。”
李蕙質明白了。
“那就多謝五兄接納收留了。我等不敢有奢求,只希望有安身之處,有立業之本,也就足夠。”
李洛點點頭,“寡人畢竟和你們有一場緣分。世間因果皆有說法,李氏之難,,因在寡人,寡人自然會了卻。”
好好一個大家族,如今要被滅族,事情的起因也和李洛有關。要是他不聞不問,那也太無恥卑鄙了些。
畢竟客觀上李氏當年對他的扶持作用很大,這是事實,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實。
他還能堵住所有知情人的嘴巴么?
再說,倘若真能找到傳國玉璽,那李氏還有功。
別說李氏還有利用價值了。李氏在高麗影響很大,有這張牌,將來吞并高麗會容易的多。史書上也更好看一些。
李唐時代,是怎么對待趙郡李氏的?
趙郡李氏在唐朝,不是宗室,又近乎宗室。而李唐本身,也可能不是隴西李氏,而是趙郡李氏。
但總的來說,李唐對待趙郡李氏,明顯比對其他世族更親厚,政治上更受重用。
李洛雖然做不到重用李氏,但起碼的體面,還是要給的。
第二日下午,李氏的船果然進入錢塘江。
直到上了岸,眾人才松了口。
李簡苦笑道:“想不到又回到南方了。這臨安城,之前不止一次來,如今也不知道怎樣了。”
眾人都是東張西望,眼見街市繁華,城中車水馬龍,人流如織,絕非漢陽城所能相比。
“早聞臨安繁華似錦,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啊。”李簽撫須道。
經過幾天時間,他的情緒好了很多。
雖然家業根基沒了,但好歹都留了性命。不幸中之萬幸吧。
李簡道:“李洛倒是會治理,這臨安城,倒是比前幾年更繁榮了。不過,還是比不上宋時。宋時的臨安,那才是天下一等一的繁華風流之處啊。”
李簽觀察城中百姓神色,說道:“畢竟經過戰亂,有這景象已經了不得了。你看這城中百姓,幾乎人人神色從容,可見日子很不壞。你想想看,之前曾有過么?”
李簡搖搖頭:“兄長真是明察秋毫。宋時,百姓尚無此等從容之色,更別說蒙元之時了。”
一大群人邊走邊問,不久便到了鳳凰山下。
仰望著故宋皇宮,李簡感慨道:“當年趙宋皇家院,今做李唐臨時宮啊。”
李簽沉默良久,方才說道:“李洛南方大勝,虎踞江南,又下川蜀,其勢已成。看這臨安城,他也不是一介武夫,治國手段亦當了得。以我看,一統南方者,必洛也!”
PS:雖然訂閱很少,但武獵不會辜負支持我的書友們,我雖然有點任性,但夠堅韌。求自動訂閱,票票啊。還沒有訂閱的讀者,也請來個訂閱支持哦。大家晚安!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