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脫蒙哥被堵在額爾齊斯河之東,既無法過河,也無法突圍。忽必烈設置駝車陣圍困對方,令漢軍在駝陣后轟擊脫脫蒙哥大營,再用蒙古鐵騎環繞射箭,日夜攻打不休。
忍無可忍,損失慘重的脫脫蒙哥再次出來大戰,再次被忽必烈打敗。夜里,日軍將領小野隆吉率領三千敢死軍,夜里攜帶火油翻越脫脫大營,四處放火。
忽必烈乘機親率鐵騎沖營,一舉突破。
強悍的欽察汗國大軍終于徹底崩潰。脫脫蒙哥率領禁衛軍突圍,被漢軍火器轟殺,連全尸都沒剩下。
至此,慘烈的阿勒泰大戰結束。欽察汗國二十萬大軍不死既降,全軍覆沒。
忽必烈派安西王率領十五萬元軍繼續西征,剿殺欽察汗國的殘余兵馬,讓云南王鎮守西域,自己則率軍東歸。
忽必烈親征半年,利用火器結合騎兵的新戰術,和聲東擊西的戰略迷惑,殲滅收編了四大汗國的主力,基本上吞并了四大汗國。
忽必烈來到怛羅斯,召開忽里臺大會,讓投降的四大汗國貴族,承認自己大蒙古國大汗的地位。并且霸道的廢除西道所有汗位。
忽必烈還說成吉思汗有言,大蒙古國只能有一個至高無上的主人。當否定這一點的,就是黃金家族的叛徒。
至于成吉思汗說過的分封疆土共享富貴的話,就被忽必烈忽略掉了。
當然,忽必烈對付的主要是四大汗國的汗王一系,對于他們的部將和其他蒙古貴族,卻百般拉攏。
這些部將和貴族分到了更多的土地和民戶。忽必烈等于是把四大汗王的利益一分為二,他自己拿一份,另一份分給貴族和將領們。
倒霉的只有四大汗王。
這一手慷他人之慨,玩的很是陰毒。幾乎是釜底抽薪的廢掉了四大汗國,再將四大汗國直接掌控在元廷之手。
這是蒙古版本的“推恩令”。忽必烈這一招,等于是制造了很多新的小諸侯,再也沒有人有能力反抗中央。
接著,忽必烈將窩闊臺汗國改為山北行省(天山之北),將察合臺汗國一分為二,設為山南行省和河中省。
對于伊兒汗國,則恢復蒙哥汗時設立的阿姆河行省。
欽察汗國雖然還沒有完全平定,忽必烈也匆匆的將其分為薩萊行省和黑海行省。
忽必烈準備的很充分。他還設置了很多萬戶府,有的地方還設立了州縣。
并且,任命六個行省的平章政事和各駐軍萬戶,以及州縣達魯花赤。
忽必烈基本上把在中原的那套,用來對付四大汗國。原地的豪酋貴族,擁有了更大的權力。就像宋朝的大地主到了元朝更有權勢一個道理。
四大汗國原本實行的是分層級領主制。而忽必烈壞了他們的規矩,各級貴族的等級束縛被打破,除了原來最高級的汗王,沒人不愿意。
李洛收到情報后,不得不感慨蝴蝶效應的強大。
歷史因為兩個翻江倒海的穿越者,已經面目全非了。
PS:大家晚安。今天更得少,也無顏求票了。蟹蟹,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