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叛臣,是要發動奴隸,來要主人的命。
這是只有被毛兀思婆詛咒的人,才會干的事。
可是他不得不承認,李洛這招很厲害,此人打仗是個大大的將才,這理政也是一個鬼才。
忽必烈恨李洛,但同時也欣賞李洛的手段。
在他心里,李洛已經成為一個值得他全力以赴的強大敵人。偽唐,是比金國和宋國更強大的對手。
上次,他派侍衛帶著旱獺去南方,精心策劃了傳播大疫的一步棋,本來打算在臨安在來一場“汴京大疫”,毀掉偽唐的氣運和民心。
誰知,幾個精于此道的侍衛到臨安不久就被抓獲,幾天之后就被凌遲處死。
真是可惜啊,這步棋還沒發力,就廢了。
難道,桑哥也有什么好的主意?
滿殿大臣一起看向桑哥,不知道在李洛占據大理,封鎖江海的情況下,如何對付李洛。
大元本來就主力猶存,如今大蒙古國又已一統,兵威反而比南方未失時更強大。就憑好幾十萬蒙色鐵騎,偽唐就絕非大元敵手。要是偽唐過江北伐,就算他們再多一倍火器,在平原上也必敗無疑。
可問題是,李洛水師強大,他又不過江,能把他怎么辦?
大元鐵騎本來就在南方太吃虧,又過不了江,難以南下,怎么打?
卻聽桑哥繼續說道:“大汗,奴才奏請,先和李洛偽唐議和……”
群臣轟的一下,都不敢置信的看向桑哥。
瘋了么?大元如日中天,和叛臣李洛議和?
只有少數幾位大臣,露出贊賞的微笑之色,其中就有伯顏和脫不合等大臣。
大多數人看向忽必烈,發現大汗竟然沒有惱怒之色,相反,大汗還在…點頭!
“…如今困擾大元者有二。一是大軍難以南下平叛。二是難以及時得到南邊的消息,因為南北勢如水火,商船無法往來。要是暫時和賊子議和,起碼商船可往來,就能交通消息,方便從容布置,分化瓦解。”
“第三,議和可迷惑偽唐,以為大元承認他們。第四,議和可以大挫偽唐民心戰意。如對付趙宋一樣。”
“不過,這議和關鍵在于,偽唐愿意納貢多少。這稱臣當然是必須,可納貢少了也不成。”
眾人一聽,這才明白原來議和是這么回事,那的確是應該議和了。
不就是暫時承認偽唐么?只要偽唐稱臣納貢,那么不但會軍心大挫,也給了朝廷分化瓦解的機會,起碼朝廷既能收到納貢,又能及時得到南方消息。
只要機會一到,平叛就更容易了。
一步妙棋啊,難怪大汗一點不生氣。
誰知,忽必烈搖頭道:“暫時和偽唐議和,也算是個不錯的法子。可李洛不會稱臣納貢的。他既不會出一兩銀子,也不會稱臣。桑哥,你把此人想的簡單了。”
什么?
眾大臣不解。李洛偽唐還有不愿意稱臣納貢的?難道他不希望就此得到大元的承認嗎?
伯顏卻出列說道:“大汗明見萬里,李洛狼子野心,驕狂自大,在成為獵人箭下的野獸之前,他是不會向大元稱臣納貢的。不過,眼下卻未必呀。”
忽必烈點頭,蒼狼般細長的眼睛露出一絲笑意,“你是說李洛已經出征,偽唐是偽后攝政,而偽后可能會議和,對大元稱臣納貢?”
他對崔秀寧并不了解。
伯顏道:“大汗英明,正是如此。偽后畢竟不是李洛,她是個女人,只要大元使者到了南方,說不定她巴不得稱臣納貢。等到李洛回來,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