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天子很有雅量。
韋素這番話雖然說得好聽委婉,但要是換了乾隆那樣的君主,估計一個喪心病狂跑不了。你一個奴才,算什么東西,也敢讓朕善始善終?朕要你教我做皇帝?
司錄郎中孟徽立刻記載:“上以驪山故事,誡臣下先憂后樂,以公以民。御前奉事韋素,諫上善始終。上嘉之,曰善。”
李洛下了驪山,回到迎天閣,開始處理奏章。
此處的奏章,都是關中各郡和各將領的,都是陜西的軍政要務。南方的奏章并沒有送到關中,而是江陵的崔秀寧處理。
可以說,李洛現在做的工作,不像是大唐皇帝,更像是雍州牧。
李洛拿起剛送來的田畝清查冊簿,看完后心里踏實了不少。
他知道,所謂八百里秦川,也就是關中平原的面積,大概是四萬平方公里。一塊平原,比整個海東還要大。
絕對不是狹小之地。
那么關中平原有多少耕田呢?
退牧還耕之后,經過均田令,強制豪強交出土地,清查隱田,數目是三千八百余萬畝!
這是什么概念?
哪怕按照平均五畝田養活一口人算,僅關中平原就能養活八百萬人口。何況不需要五畝田就能養活一個人。
就算是畝產只有八斗的小米,五畝田也能收四石糧食,足夠一個百姓的口糧了。
那么現在關中平原有多少人口呢?
只有兩百多萬。這可是陜西最富裕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啊。偌大的漢中只有三十余萬人口,陜南地盤也不小,人口也不到三十萬。
這么大一個陜西,此時估計最多只有四百萬總人口。
金朝時,陜西可是有千余萬人口的。
為何人口少?當然是蒙元造的孽。
恢復人口,任重而道遠啊。李洛合上冊簿,又拿起招募新兵的奏報,說是已經招募新兵四萬人,很快就要滿五萬了。
這次攻略關中,得到大量戰馬,剛好用來武裝騎兵。
關中男兒雖然善騎,是很好的騎兵苗子,但要想訓練成為合格的騎兵,起碼要苦訓一年。
處理完公事,李洛又拿出一張還沒有繪制完的圖,仔細繪制。
這赫然是長安城和皇宮的設計圖。
因為李洛不懂建筑,其實這最多只能叫建議圖,而絕不能是合格的設計工程圖。
紙面上的長安城,周回七十二里,呈方形,九門。
城墻高五丈,厚兩丈。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城內的布局構造!
ps:我不行了,今天真加更不了了,瘋掉了…無法呼吸。掙扎著寫完這章。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