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可靠的漢軍還是大元兵馬,那些不太可靠的漢軍,全部送給趙宋。作為重建宋軍的底子。哼,朕要趙氏推行均田令,招攬流民,收買民心,抵抗偽唐。”
不得不說,忽必烈這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真是太狠了。
竟然打算讓趙宋推行均田令!
為何他自己不干?因為他是蒙古大汗,是貴族豪門的皇帝,他不能失去他們的支持。
而趙顯一張白紙,反而可以干。
“所有在河南江北有莊園牧場的國族,全部交出莊園牧場,送給趙宋。朕在西邊補償他們,只會比中原更多,不會比中原少。”
這也是一箭雙雕。一方面,交出在中原的莊園牧場,讓趙宋掌握大量土地,有利于趙宋迅速站穩腳跟,收取民心。
另一方面,也能趁機將中原的國族和色目權貴,遷移到西邊,增加在西方的實力。
忽必烈等于說要推出趙宋,在前面和李唐打擂臺,讓漢人相互殘殺。所以,趙宋必須要有一定的民心支持,要能堅持的更久,要有實力給李洛造成麻煩。
“大汗,”乃顏也明白過來,這一招的確是無奈之舉,可大汗并沒有做錯。
“奴才有三個擔憂。一是,萬一趙宋還沒有站穩,偽唐就北伐怎么辦?二是,萬一趙宋變強,不再稱臣納貢呢?三是,萬一趙宋直接降唐呢?”
忽必烈無所謂的搖頭:
“只要中原不大規模造反,偽唐是不會立刻北伐的,他們的騎兵還沒有訓練好。至于趙宋變強了不納貢,哼,他們沒有那個膽量。降唐?一旦做了天子,豈能說降就降?怎么也要先打個你死我活。”
“這漢地我們多半待不住,能拖一年就拖一年,能拖兩年就拖兩年,就是走,也要拿到最后的好處。大元需要很多功夫準備,趙宋,就是爭取功夫的。”
安童道:“大汗放心就是,只要有一年功夫,就能多帶上百萬聽話的奴隸去西邊,什么東西都不會少。”
忽必烈點頭:“這事要抓緊辦。蒙古大軍和叛軍,還是要狠狠打幾仗的,但準備西遷之事,一刻也不能停。打贏了就不走,打不贏就能立刻走。”
陜西、河套、高麗的丟失,讓忽必烈無奈的認識到,他必須要準備退路了,倘若倉促萬分的被迫退出中原,那對大蒙古國的威信就是難以承受的打擊。就算退,大元也要從容不迫、不失體面的退。
“打的贏就留,打不贏就走”,如此喪氣的決定,對強勢一生的忽必烈來說,原本是絕無可能的事。可如今,他只能這么打算。
趙宋,對大元來說,不但是用來緩沖的棋子,還是一只能薅羊毛的羊,更是一塊遮羞布。對偽唐來說,卻是一個足夠惡心的麻煩。
那么,就讓趙宋…復立開封故都,重新號令中原!
“來人,傳瀛國公入宮覲見!”忽必烈下令,“朕,有些想念那個好孩子了。”
“喳!”怯薛侍衛立刻出宮傳旨。
沒過多久,南宋廢帝瀛國公趙顯,就戰戰兢兢的來到大明宮,他不知道皇帝為何傳見自己,難道是自己不能活了?
想到這里,趙顯就雙腿發軟,滿身冷汗。
“奴才趙顯不花,拜見大汗,萬歲萬歲萬萬歲。”趙顯一見到忽必烈,就立刻慌忙不迭的推金山倒玉柱般的下拜。他的聲音在顫抖,身子也在顫抖。
趙顯此時已經是個十七歲的少年。因為趙宋皇家的好基因,當真生的身姿瀟灑,面如冠玉,好端端一個豐神俊朗的濁世佳公子。
只是,這美少年此時驚慌失措,加上髡頭辮發,破壞了他的風度氣質,全無好男兒的模樣。
“哈哈,瀛國公平了身子吧。”忽必烈溫和的笑道,像個慈祥可親的老獵人。
“喳,謝大汗。”趙顯驚魂甫定的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