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相互利用,可畢竟客觀上,金光若的作用當時不可低估,而她自己也下場凄涼,能拉一把就拉一把吧。
下朝后的李洛,忽然想起金光若之前委托文天祥夫人從元宮中帶回來的信:“勿忘我…請將我的骨灰帶回高麗。”
如今,自己要救助她出元宮,可她再也回不了高麗,高麗都亡了。
仁州金氏全族,都遷到了南方。
她的父親金崇信,還做了戶部郎中。她要回,也只能南下。
想到幾個無關緊要的人能換回三萬多頭南方缺少的母牛,李洛的心情就更加不錯。
李洛剛回到龍章宮,侍衛就來稟報,戶部郎中金崇信求見。
李洛猜到了金崇信的目的,吩咐讓其入宮覲見。
“微臣金崇信,拜見陛下。”金崇信一進來,就鄭重的大禮參拜,連磕三次頭,咚咚有聲。
“金卿平身吧。”厚道的唐主說道,“來人,給金卿端一碗冰鎮酸梅湯,去去暑氣。”
李洛看著一頭大汗的金崇信,知道北人更加怕熱。
這次圣壽,金氏出手很是大方,李洛還算滿意。
“謝陛下。”金崇信再次下拜,“微臣這次進宮面圣,是謝陛下換回小女金光若。陛下仁慈之心,普照萬方,臣感激涕零。”
“無妨,舉手之勞耳。朕與令嬡,也算故人,自不忍見她在元宮受苦。”李洛瞧著金崇信的神色,倒似還有其他話。
果然,金崇信恭敬的說道:“臣身為唐臣,金氏得陛下寬恕,心滿意足,卻無以報效,愿獻家資一半,充入國庫。”
金氏原本家財何止百萬,雖然九成被唐軍抄沒,但仍然有十幾萬家財。獻出一半,那就是好幾萬。
李洛當然不在乎這點錢,這只是金氏的表忠心的法子罷了。
“無需如此。”李洛拒絕道,高麗豪族其實也沒太多錢了。國家要是富人太少,商業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金氏之意,朕已知亦。”李洛表示忠心已經收到,“待到令嬡南歸,朕也不會虧待與她。”
金氏主動派出兩百多個讀書的族人,幫助東州百姓學習漢話漢字,還是很懂事的。在金氏和李氏的帶頭下,曾經的高麗大小世族和寺廟,紛紛派出家族子弟和僧人,擔任東州鄉村教師,教授漢字,瓦解諺語(高麗話)。
截止現在,擔任東州鄉村教師教授漢文的高麗世族子弟和僧人,多達三千余人。他們既寫漢字,說漢話,在高麗百姓面前也很有威信,是推行漢語、消滅諺語最得力的群體。
對此,李洛“圣心甚悅”。他當然不介意對這些人懷柔。
金崇信放心了,“謝陛下…臣告退了!”
有了皇帝這句話,女兒回來后起碼不至于太凄慘。女兒這身份是很難再嫁人了,可如果得到一官半職,那就很好了。
大唐女官雖然很少,卻是正兒八經的官員。他希望女兒最好能在司婦寺任職,哪怕做個七八品的司婦巡察使,那也足夠保她無憂。
君臣之間根本不需要明說,都是心有默契。
陛下會封光若什么官職呢?金崇信患得患失的陛辭出宮。
金崇信剛走,皇后崔秀寧就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