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西方的叛亂被鎮壓,大元鐵騎騰出手來,再奪回西域,甚至奪回中原也不遲啊。”
伯顏敢這么說喪氣的話,當然不怕觸怒忽必烈。因為他很清楚大汗的心中所想。
大汗為何沒有在阿里麻力大興土木?為何反而要在扎格羅斯和里海南北岸修筑關隘?
這說明,大汗知道西域和波斯很難守住,所以留了后手。就算波斯和西域丟了,起碼也能在里海一帶占據攻守優勢。
只是,大汗當然不好主動這么提出來,需要自己來提。這么喪氣的話,自己作為奴才不說,難道要主子來說么?
忽必烈的臉色果然好看了一些。伯顏這奴才,還是好用的。
“伯顏這話,你們還有什么看法么?”忽必烈問道。
反應過來的安童趕緊說道:“稟大汗,奴才以為,伯顏相國說的很有道理,這才是我們蒙古人的做派,不爭一時雌雄啊。”
“只要守住里海、扎格羅斯山、高加索山這條大防線,我大元就進可攻退可守。等到西方無事,隨時可東征!這里海之東的西域和半個波斯,送給李唐也不算什么。”
桑哥,那措等大臣也紛紛附和,覺得伯顏和安童說的不錯。他們,也猜到大汗的心思了。
大汗從來不把土地當回事。天下這么大,有的是土地,根本用不完。大元最在意的,首先是大元勇士的實力,以及奴隸和賦稅的數量。
土地再大,勇士們消耗太大,奴隸和賦稅很少,又有什么用?
獵人打獵,要的是收獲,不是地盤。搶地盤,說到底還不是為了地盤上的人口和賦稅?
為了西域和波斯這千余萬人口,和李唐拼消耗,那是下下策。就算守住了西域和波斯,兵力損失太大也不劃算,還是虧本買賣。
實力消耗太大,這西邊七八千萬黃頭色目,還能壓得住么?
當然要抓大放小。要怪,就怪李洛太奸詐,竟然挑了這個節骨眼西征。
看到群臣紛紛贊同,忽必烈也放心了。不過,他還是要做足姿態。
“理,是這個理。不是大元怕了李唐,實在是大元主力都在西邊,無暇兼顧。不過,這仗還是要打,不但要打,還要好好打,起碼要拖個幾個月。”
伯顏懂了,“大汗英明。的確需要好好打一仗,一來為了軍心士氣,二來,我大元西遷也需要時日。”
桑哥出列道:“西域有我們從中原帶過來的兩百萬漢人,上百萬老色目,百余萬國族。這些人對大元最是忠心,當然要全部西遷。可這么多人西遷,沒有幾個月不行。”
忽必烈在臥榻山點頭,咳嗽著說道:“不光這幾百萬人要遷到西邊,西域和波斯能當精兵的青壯,也要盡量多帶,能帶多少就帶多少。我們的勇士要是少了,西邊的黃頭色目就不好壓制了。”
“除此之外,還有所有的戰馬,牛羊,財物,也盡量帶走。哼,朕就給李洛留一個爛攤子,讓他去慢慢收拾去吧。”
“所以,這一仗要給西遷爭取時日,爭取的時日越多,我們能帶走的東西就越多。”
“傳旨,告訴云南王,在波斯最少拖住唐軍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