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來到老區,發現這里人杰地靈,日后定然會有大發展的!”鄒正陽對于這個務實的基層校長也是很有好感,說道:“等我回濱海,可以幫你們和我們復華的附中牽線,雙方加強交流,共同進步!”
“能夠如此,實在大善!”張本煥握住鄒正陽的手,連連搖著,感激地說:“我代表祈祐全體師生感謝鄒教授!”
一路熱聊,車隊穿村過鎮,不到一個小時就抵達了恩隆縣城,和正在等候的恩隆方面客人匯合,前往舊圩的車隊規模又龐大了幾分。
無他,鄒正陽的身份實在特殊,作為華夏社科院的學部委員,他不僅僅在經濟領域享受盛譽,更是國家智庫的重要專家,享受內閣特殊津貼,是能夠上達天聽的存在。
這一次他為了一個學生破例來到基層,接到傳真的鵝城市府自然是高度重視。
若不是因為害怕影響太大,鵝城市的主官都要陪同鄒正陽前往顧飛家里,最后只能委托恩隆的父母官陪同,以盡地主之誼。
車隊離開恩隆縣城之后,一開始的水泥路還算平整,顛簸不多,但是隨著距離的拉遠,路況越發差了。
尤其是距離舊圩不到兩公里的地方,石油勘探局的儲油庫就在這里,水泥路就變成了砂石路,漫天灰塵讓人仿佛到了沙漠。
坐在另外一輛桑塔納2000的恩隆縣主官葉國正臉色很不好看,轉頭對隨行人員說道:“讓交通局盡快拿出方案,把路修一修!”
葉國正上個月剛剛抵達恩隆履職,所有的鄉鎮都還沒跑完,自然不清楚這條路的狀況。恩隆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葉國正哪怕是使出渾身解數,也是九個茶壺五個蓋,拆東墻補西墻!
“方案早就出來了,交通局沒錢,石油勘探局又推三阻四,只能修修補補!”隨行的縣府辦工作人員李韶就是舊圩土生土長的娃子,大專畢業后進入政府辦工作。
晴天這條路還算好,雖然灰塵滿天卻還能通行,若是下雨,黃土細塵在輪胎、雨水的攪拌下形成粘合劑,簡直是所有司機的噩夢。
這兩年,遇到下雨天,舊圩村的村民需要在泥濘的道路上步行兩公里才能回家,這樣的路況,談何發展?
“基層的同志們不容易呀!”饒是鄒正陽早年間也下過鄉,吃過苦,但是進入21世紀之后,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交通狀況,還是讓他很揪心。
“我們老區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交通和教育,路修好了,我們的農產品能夠銷售出去;教育辦好了,我們能夠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只要越來越多的壯家兒女學成歸來,就是我們的成功!”張本煥不僅僅是祈祐高中的校長,也是鵝城市教育局的副局長,也是全國人大代表,看問題的思路并不局限。
“正是有了你們這些甘于奉獻的同志,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越來越好!”在車上短短一個多小時,鄒正陽和張本煥是相見恨晚,引為知己!
當車隊穿越漫天黃沙,抵達舊圩村口的時候,顧飛家的午餐也準備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