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飛和何曉嵐因為不趕時間,再加上負重不多,再加上年輕體壯,比普通的游客顯得要輕松了許多。
在爬山、休憩或者拍照的間隙,顧飛還有閑暇觀察周圍游客的一舉一動,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現象很快就會消散在歷史的風中。
比如,拍照的游客一般都會在景觀前凹造型,經過精挑細選之后,拍照者才會慎之又慎地摁下快門。
這年頭,數碼相機的普及率還很低,絕大多數人拍照都是使用膠卷相機,每一張膠片都是彌足珍貴,因此拍照都是慎之又慎。
還好現在景區里的游客還不算多,各個拍照點上拍照并不會出現排隊的現象,游客對每一張照片精益求精也無關緊要。
若是換成未來黃金周,每個熱門景點都是人山人海,拍照就是拍人頭的場景,要想凹造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顧飛就曾經在許多著名景區的標志性景點前沒能留下獨照,因為永遠有人會從鏡頭前闖入,甚至于他們緊挨著你。
顧飛和何曉嵐給彼此拍攝單人照的時候都還好,兩個人若是像拍合影,則是遇到了一些困難。
無他,在山上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業余攝影師并不容易,畢竟M7并不像簡單的傻瓜相機那樣簡單,用起來還是有些技巧。
顧飛和何曉嵐也不去理會那么多,逮住機會就讓別的游客給他們拍照,至于效果只能等照片洗出來之后才知道了。
對于顧飛兩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兩個人享受共同游玩的過程,至于照片這樣的細枝末節,也就無足輕重了。
就這樣,兩人在諸多奇松怪石之前擁吻,希望能夠留下一輩子都難忘的精彩瞬間。
…………
哪怕一路走走停停,顧飛兩人還是在十一點半就抵達了玉屏樓,見到了聞名遐邇的迎客松、送客松!
在黃山五絕之中,名氣最大的莫過于奇松,尤其是位于玉屏樓附近的這兩棵松樹,儼然成為了黃山的名片、象征!
80后小伙伴的記憶里,家里墻壁上懸掛的玻璃鏡上面就經常會出現黃山迎客松的身影,這也是許多小伙伴對黃山的最初印象。
顧飛對著送客松拍了好幾張照片,惹得何曉嵐心生好奇,不過,顧飛也不可能告訴何曉嵐,這顆送客松在2005年冬天的時候就會枯死,最后從其他地方移栽了一株過來。因此,游客們并不會知道,自己看到的景色,居然經過了改造。
白云賓館就坐落在玉屏樓后方不遠處,設施、服務只能說中規中矩,畢竟在山上的競爭幾近于無,雖說還不至于店大欺客,但是濃濃的官僚作風還是撲面而來。
若是說黃山的美景讓顧飛流連忘返,印象深刻,黃山山上的物價、服務水平則還是停留在簡單粗暴的階段,并不能給游客最佳的體驗。
不過,這也是時代的局限性!
等到移動互聯網興起、市場競爭加劇再加上游客自主意識地增強,傲慢的服務也就沒有了生存的土壤。
對于顧飛來說,花錢并不是問題,關鍵是花了錢還無法享受舒心的服務,這就很糟糕了。
這時候,顧飛總算意識到,在這個年代,有了錢還不夠,總得有其他的東西,才能讓自己獲得更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