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顧飛的前面,喬丹、舒馬赫、科比以及剛剛進入NBA的天選之子勒布朗·詹姆斯每年都能夠拿到數千萬美元的贊助合同,此外,橄欖球、拳擊等項目,偶爾也有一些巨星能夠獲得更高的收入。
但是,因為顧飛背靠華夏這個龐大的市場,商業潛力比這些歐美巨星還要高,只要他能夠持續如今的出色表現,根本就不愁沒有代言合同!
這一次來到巴黎,俞宏的團隊也是迎來了諸多的品牌代表,從腕表到電子產品,從奢侈品到日用品,幾乎所有的品牌都將顧飛視為最佳代言人。
進入2004年,因為美利堅的目光聚焦在中東地區,華夏獲得了難得的喘息機會,無論是對外貿易還是國內經濟建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在這種背景下,世界五百強企業紛紛將華夏市場作為企業未來的發展重點,而顧飛這樣土生土長的國際巨星,自然是得到了更多的青睞。
在顧飛之前,大姚向來是華夏體育的名片,但是無奈他的體型和普通人擁有較大的差距,民眾代入感并不是很強。當有顧飛這樣更好的人選之后,企業的選擇也就不足為怪了。
為此,俞宏擴充了自己的談判團隊,從商務談判、各國法律以及商業運營等方面的人才,哪怕開出了數十萬美元的年薪,也要把更好的人才招攬到團隊里。
有了完備的團隊建設,才能夠為顧飛爭取到更多的權益,讓他成為國際體壇最吸金的超級巨星!
…………
商務談判以及開發的事宜,顧飛并不會過多干涉,畢竟自己不是專業人士。顧飛只需要根據兩個原則來判斷,再做出最后的決定就可以了!
一是參與合作的品牌不能是東瀛企業,企業的發家并不是靠著60年前的那場戰爭獲得,一旦這些企業涉及對華夏的不當言論和行為,合約自動作廢并且索取高額賠償金;二來這些合作、廣告都不能影響顧飛的訓練和比賽,不能本末倒置。
有了這兩項原則,再加上顧飛牢牢控制的財務大權,哪怕有再多的品牌找上來,也不會讓顧飛的生活變得亂糟糟。
當然了,大量代言弊端就是顧飛的自由時間變得越來越少,空閑時間就得拍攝廣告,參加商務活動,但是看到距離G550越來越近,也只能痛并快樂地承受了。
現在,走在全世界任何一座大城市里,隨處可見顧飛的大幅海報在懸掛,宣傳片在大屏播放;打開電視,上至洗發水,下至運動鞋,出行有汽車,回家用電器,都能找到顧飛的代言廣告。
有的媒體戲稱,華夏電視臺有幾個頻道,完全就是顧飛廣告專題頻道,中間穿插一些體育節目罷了!
對此,顧飛也是無話可說,人家每年花費數百萬美元簽下自己,難道還能阻止他們在哪里播放廣告嗎?
其實,顧飛心里清楚,只要自己繼續勝利,再多的廣告,都不會影響粉絲對自己的喜愛!
一切都要靠雙手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