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顧飛見到了已經65歲的袁指導,這個稱謂是老人最喜歡的頭銜,遠比什么領導要有意思得多。
老人這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在擔任女排主教練期間獲得的,哪怕到現在,一提起華夏女排,大家都能夠想到這位老人。
老人在訓練場上對隊員異常嚴苛,但是卻和所有的老師一樣,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青睞有加。
“小顧的表現很好,每次在大滿貫賽場上披國旗繞場致謝的慣例要繼續保持下去!”握手之后,老人忍不住伸手拍了拍顧飛的肩膀,鼓勵道。
去年,顧飛在美網奪冠的那天,袁指導剛好在鵬程首長的家里一起觀看比賽,顧飛奪冠后的舉動讓鵬程首長連聲稱好。
再加上此前顧飛在溫網奪冠的時候,大長老不僅全程觀賽,更是親自為顧飛頒獎。
種種跡象表明,帝國高層對顧飛這章‘帝國名片’都相當滿意。
這兩年,顧飛如同彗星般崛起,每年收入不下2000萬美元,體育系統內不乏一些眼紅之人,試圖以‘大義’之名分到一些利益。不過,這些目光短淺之人,還不等行動就已經被邊緣化了。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在眼前這位老人面前,顧飛還真的驕傲不起來,畢竟自己依靠了系統才取得現在的成績;但是這位老人在當年艱苦的條件下實現‘五連冠’的偉大成就,功勞再怎么夸贊都不為過。
寒暄過后,袁指導也知道顧飛不喜歡這種虛頭巴腦的套話,直接安排服務員上菜。
沒有大油大鹽的菜肴,一切都是以運動員最適宜的飲食為主,代表團出征在即,團部更是要以身作則。
吃著牛排和魚肉,喝著鮮果汁,領導們也都是簡單的沙拉套餐,足以說明代表團上下為了奧運成績而做出的努力。
袁指導也沒有和顧飛提太多比賽要求,對于頂級教練員來說,功夫都在場外,平時的訓練到位了,賽前的動員根本就可以省略。
響鼓不用重錘!
…………
“原來袁指導這么和藹?!”從餐廳返回宿舍的路上,劉宇陽若有所思地說道。
這一次,袁指導除了顧飛之外,還把和顧飛關系好的劉宇陽叫上,兩個年輕人在一起才不會顯得孤單。
哪怕現在的劉宇陽已經是世界青年選手第一人,但是團部對于他的成績并沒有任何的硬性要求,他也是第一次見到袁指導。
要知道,華夏男子運動員在短距離直道比賽中,還從來沒有闖入過第二輪,大家對劉宇陽的希望也不過是進入第二輪罷了。
“那你以為大領導都會端著架子?”顧飛笑了笑,說道:“越大的領導越沒有架子,小領導官不大,脾氣倒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