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顧飛的身影出現在阿瑟阿什球場,現場兩萬多名觀眾和電視機前數以億計的觀眾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是奧運會后這位超級巨星首次出現就在網球場上。
就在人們還在費德勒、休伊特和羅迪克之中挑選球王接班人的時候,顧飛在2003年的春天如彗星般崛起,以資格賽外卡選手的身份,一舉拿下澳網冠軍!
隨后的近兩年時間里,顧飛在國際網壇上的表現只能用奇跡來形容,因為他幾乎所向披靡,擊敗了眼前的所有對手。
如今,顧飛更是攜著奧運冠軍的光環,駕臨法拉盛公園,效仿德國女皇沖擊年度金滿貫!
顧飛在賽場上近乎完美的表現,征服了熱愛網球的球迷,即便有不少媒體在說一些酸溜溜的話,也無法抹殺顧飛的偉大。
因此,當顧飛踏上阿瑟阿什球場的一瞬間,這座可以容納兩萬多人的球場就變成了他的主場。
雖然顧飛在飛機上奔波了將近十個小時,已經將近一個星期沒有進行系統訓練,但是全滿貫選手的強大氣場還是讓球網對面的對手膽顫心驚。
沒有任何懸念,已經將身體屬性全部提升到19,網球技能提升到大師級別的顧飛,輕松地3:0擊敗對手,晉級第二輪。
顧飛一踏上網球場,一切都回歸正途,越來越多的媒體集中在紐約城,想要看看顧飛是否能向16年前的格拉芙一樣,在法拉盛公園成就年度金滿貫?
隨著比賽的進行,顧飛的狀態越來越好,32強、16強,在賽場上幾乎都看不到顧飛受到對手的挑戰。
不少的媒體在絞盡腦汁,猜測顧飛會在那一輪才會遇到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對手?
當2004年美網16強新鮮出爐,顧飛VS阿加西,瞬間引爆了輿論!
這是兩人在美網上的第一次交鋒,新舊王者的對抗,儼然成為了媒體的盛宴。
顧飛和阿加西之間本無淵源,但是因為貝克爾和格拉芙是同一時代的德國金童玉女,再加上顧飛正在沖擊格拉芙實現過的年度金滿貫,一下子兩人之間的比賽就看點十足。
就連ESPN在內的各大媒體,都紛紛制作了賽事前瞻,對這場1/8決賽進行了大量的宣傳。
美國媒體甚至喊出了‘捍衛美國網球’的口號,其悲壯程度,不言而喻!
進入2004年,美國網球的風光不再,連續三個大滿貫賽事的男女單打決賽都沒有美國選手的身影,就連奧運會的網球比賽里,美國選手也出于下風。
在經歷了90年代的輝煌之后,美國媒體和球迷根本無法接受如今蕭條破敗的狀況。只可惜,隨著桑普拉斯的退役和阿加西的老去,羅迪克和費什根本撐不起美國男子網壇的天空;至于威廉姆斯姐妹的傷病以及毛瑞斯莫、卡普里亞蒂在內的美國女子選手都是每況愈下!
美國人并不會知道,在未來的十幾年來,再也沒有美國男子選手可以闖入大滿貫的決賽,而女子選手只有小威廉姆斯偶爾的爆發能夠為美國網球留下一點臉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