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嵐號’離開夏威夷的時候,顧飛總算做出了決定,將利物浦列入首選收購目標。
“首選利物浦,現在就立刻安排人手對利物浦各股東的情況進行收集,飛機落地之后,你立刻轉飛英格蘭,親自指揮收購工作!”收購項目事關重大,顧飛不能親自參與,俞宏也就成為了最佳人選。
當然了,等到項目進行到關鍵時刻,顧飛還是要出面和利物浦的股東進行談判。
“明白!”俞宏表情嚴肅,鄭重其事地說道!
俞宏也明白此次收購行動的重要性,向顧飛立下的軍令狀。
海外留學出身的俞宏深知,英格蘭是一個極度排外的國家,尤其在資本市場上,國外資本要想獲得英格蘭國內的優質資產,相當困難。
因此無論是資料收集還是對利物浦俱樂部進行收購要約,前期都不能輕易暴露華資的身份,免得節外生枝!
這一次的收購行動事關重大,俞宏需要周密部署,才能夠獲得成功!
顧飛看到俞宏接下任務,也就放了一大半的心,畢竟這幾年的時間,已經證明了俞宏的能力。
…………
‘飛嵐號’降落在洛杉磯郊外的一座小型機場,這里距離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的舉辦地科切拉峽谷,大概只有125英里,從洛杉磯郊外出發,倒反更加方便。
第4次參加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的顧飛,早已經是輕車熟路,奔馳公司安排了豪華車隊,在機場邊等候。威爾遜公司也派出了工作人員負責顧飛在大師賽期間的各項雜務,讓顧飛得以專心應對比賽!
現在顧飛出現在世界各地參加比賽,各國贊助商相當默契地瓜分了各項接待工作,讓‘飛之隊’的工作量大大減少。
當然了,作為顧飛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奔馳自然是少不了的主角,因為顧飛總要從機場前往酒店、比賽場地,奔馳車隊的高光時刻就在此時。
隨著顧飛的戰績越來越出色,贊助商們則是爭相搶奪接待顧飛的工作,或許對贊助商們來說,每一次在全球媒體面前曝光,就是一次最好的宣傳機會!
這就是國際超級巨星的待遇,換成普通的網球選手,也只能自己打車前往酒店。
…………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擁有悠久的歷史,這項賽事由1974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舉辦的一項比賽發展而來。最初這項比賽是由ATP舉辦的一項募集資金活動,目的是為了ATP青少年運動募集資金。
1976年,比賽場地搬到了加利福尼亞州科切拉峽谷地區(CoachellaValley)進行。經過了5年的成功舉辦,在1981年,比賽場地移到了LaQuinta酒店。接下來的幾年中,比賽出現了許多引人注目的比賽,其中最有名的的是1982年雅尼克·諾阿終結了伊萬·倫德爾的44連勝。
在1987年,賽事搬到了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印第安維爾斯的球場進行,這個新建的球場最多可容納1萬人觀賽。同年,該賽事也開始舉辦女子比賽,并在1989年成為一項正式的WTA比賽。
該賽事在1987年更換比賽場館后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并在1990年正式成為ATP大師系列賽的比賽之一。在1996年,女子比賽首次被安排與男子比賽的同時舉行;1997年,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成為了WTA一級賽的比賽之一。
在比賽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2000年,比賽場地改為了新建的印第安維爾斯網球花園。并且賽事的主球場可以容納16100人觀賽,比賽獎金也有了巨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