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克的勝利讓美國媒體歡呼雀躍,認為美利堅的年輕選手很有希望接過桑普拉斯和阿加西的衣缽,登上男子網壇的最高峰。
《紐約時報》特別制作了專欄,鼓勵布雷克擊敗四分之一決賽的對手顧飛,讓美利堅網球重回榮耀巔峰!
當然了,也就是美國媒體對布雷克擊敗顧飛抱有幻想,其他國家的媒體都在期待顧飛連續17次闖入大滿貫賽事的四強了。
自從2003年首次參加澳網以來,顧飛每次大滿貫都至少打入四強,2003年的法網折戟四強之后,顧飛已經開啟了大滿貫賽事93連勝的步伐,也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在2/4賽區,15號種子選手德國選手哈斯經過五盤苦戰擊敗沙皇薩芬,艱難挺進8強,看臺上的貝克爾笑容滿面。
哈斯在四分之一決賽中的對手是俄羅斯勞模達維登科,這位年紀輕輕就禿頂的俄羅斯選手在四大滿貫中從來沒有進入過決賽,但是依靠著勤奮的風格以及扎實的基本功,俄羅斯勞模在這幾年一直能夠將世界排名穩定在TOP10。
達維登科是以3:1的比分擊敗英國天才選手穆雷而晉級,年輕的穆雷在場上的表現還是不夠穩定,但是19歲的他闖入美網16強,就足以讓英格蘭媒體集體狂歡。
作為現代網球的發源地,英格蘭自1936年以后再也沒有男子選手在四大滿貫賽事中奪得冠軍,甚至在一百年的奧運會歷史上,也沒有選手奪得過男單金牌,這樣的紀錄讓英格蘭媒體臉上無光。
如今,穆雷已經連續在溫網、美網闖入16強,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網球天賦,給予了英格蘭媒體足夠的信心。
在3/4賽區,淘汰了阿加西的本杰明·貝克爾被火力全開的羅迪克以3:0擊敗,總算是幫助美國媒體出了一口惡氣。羅迪克也用自己強勢的表現向世人證明自己是美國最強的網球運動員,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網球選手之一。
休伊特以3:0的比分完勝小德,說明小德的技術、體力等綜合實力還沒有達到世界頂尖,休伊特無愧于自己15號種子選手的身份。休伊特在八分之一決賽的對手是法國好手加斯奎特,休伊特經過五盤苦戰,才艱難擊敗法國人,和羅迪克會師四分之一決賽決賽!
而在最后的4/4賽區,納達爾和費德勒則是統治了整個賽區,他們分別擊敗攔在眼前的各個對手,成功在四分之一決賽相遇。
至此,2006年的美網男單八強全部產生,四場強強對話讓媒體和球迷的腎上腺素狂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近幾年含金量最高的美網八強。
在阿加西退役的時刻,美網的群星閃耀讓賽事組委會和媒體集體狂歡,因為強強對話吸引了大量球迷的關注,各方都是賺得盆滿缽滿。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而在女單方面,鄭潔、李娜雙雙打入女單八強,彌補了女雙選手紛紛折戟的遺憾,讓華夏媒體一直保持著高昂的斗志。除了兩位華夏選手,兩位美國選手、三位俄羅斯選手和比利時女王海寧分割了剩余的八強席位,也體現了目前女子網壇的勢力格局。
美網男女單比賽進入最后的決戰階段,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