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當地時間2007年1月28日,星期天晚上八點,澳網最后的重頭戲,男單決賽如期上演!
站在球網兩端的兩個身影,是全世界網球迷最熟悉的兩位選手,賽會頭號種子選手顧飛以及賽會二號種子費德勒。
作為ATP積分排名的前兩位,顧飛和費德勒在澳網過去的六輪比賽中都有著極為出色的發揮,顧飛是一盤未失闖入決賽,而費德勒也只是在半決賽對陣納達爾的時候丟了一盤。
縱觀兩位決賽選手的比賽,只能用一個‘穩’字來形容,無論是面對哪位對手,他們穩穩地將勝利掌握在手中。
哪怕是費德勒在半決賽遭遇納達爾的瘋狂反撲,他在丟了一盤之后還是很快地調整,連下三局鎖定勝局。
“大概,面對顧飛和費德勒的對手,內心都是絕望吧?”這是在決賽前夕,德國《圖片報》對本屆澳網決賽前的比賽進行綜述。
而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主流媒體都在驚嘆顧飛在奧網上幾近完美的表現,‘網球之神’的風采甚至已經傳遍了整個地球。
費德勒的表現也不遑多讓,他的技術、戰術、力量和體能都達到了極致,甚至連納達爾在他的面前,都是無力招架。
當然了,媒體對費德勒的表現仍舊抱以懷疑態度,因為當對手不是顧飛的時候,費德勒總是能夠在比賽中擁有完美發揮。一旦將場上對手換成顧飛,費德勒賴以成名的優雅打法在顧飛兇猛而不失細膩的攻擊下,往往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潰不成軍。
在顧飛的職業生涯中,他僅僅輸過兩場球,其中就有一場在2003年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的半決賽輸給了費德勒,這也是費德勒唯一一次戰勝顧飛。
那時候,初出茅廬的顧飛對于體能的掌控并不是很到位,在澳網、迪拜公開賽中發力過猛,雖然完美地奪得兩項冠軍,但是在隨后舉行的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后勁不足,最終倒在半決賽上。
這也是顧飛職業生涯最慘痛的失利,也正是因為這場比賽,顧飛深刻的意識到了體能對于技術發揮的重要性。沒有充沛的體能作為后盾,哪怕擁有再好的技術,也無從發揮!
那場比賽也是費德勒迄今為止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戰勝,那時候的費德勒心里還想著顧飛或許只是一匹黑馬,再奪得澳網冠軍之后,黑馬的成色逐漸褪去。
但是,無論是費德勒還是整個男子網壇,卻都沒有想到這只是顧飛統治國際男子網壇的一個開始!
放棄邁阿密大師賽的顧飛在此后的蒙特卡洛大師賽上奪冠,奪取了自己的第一個大師杯,也是第一個紅土賽事冠軍。
在那個紅土賽季,顧飛連奪蒙特卡洛和漢堡大師賽兩項冠軍,雖然他在法網半決賽輸給了最后的冠軍費雷羅,但是他卻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精湛無比的紅土技術。
所有人都不會想到,顧飛在輸給費雷羅之后一發不可收拾,開始了自己長達三年半的連勝時光,他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就成為了男子網壇歷史上的第一人。
這幾年,顧飛就猶如鐵幕一般籠罩整個男子網壇,所有的選手都只能在顧飛的恐怖統治下瑟瑟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