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歷史典籍的記載中,話本的故事里,所有人都只能看見帝王將相的勝敗和榮耀,都只能看見強者的冒險和探索,而看不見那些沒有被記載的平民,沒有被敘說的失敗者,那些總是被人遺忘和忽視的大多數。
可是鴻冥能看見。
祂能看見那些想要攀登自己,借此登上天際,最終卻將魂靈和骸骨都留在自己身上的凡人。
故而祂收納眾生尸骸,匯萬魂化九幽,以己身鑄冥土,接納天元五大洲億兆眾生魂靈。
是為‘九幽冥主’。
那時,仙天九幽互不干涉,互不在意,也無戰爭。
雖然的確有不少意圖反抗仙天的存在前來投靠九幽,但卻沒有非要打個你死我活的氛圍。
太初天帝與九幽冥主這兩位老朋友還經常論道,只是雙方都從未說服過對方——說到底,雙方也各有各的道路要去開拓,行走,自然沒時間總是去對別人挑刺。
而這樣平靜的日子,直到那一日的到來。
大不祥降臨,天元地脈劇變。
西大洲地脈變動,無數瘴氣煞氣逼迫仙天脫離天元界;安靜的北大州冰封,化作玄冥絕境。
南大洲,東大洲陸沉消失,而在太初天帝隕落于南獄海后,本體神山位于東大洲的九幽冥主也消失不見,或是同樣在陸沉中隕落了。
不過,不知何時起,九幽冥土也和仙天神境那般脫離原地,寄宿在天元界之上。在冥主消失的情況下,它內在的法度仍然運轉,依然可以接納天地間的無盡幽魂。
但是在那段時間,死去的眾生實在是太多了。
太多太多。
即便除卻那些化作怨靈,徘徊于世間永不超脫的魂魄,眾生的亡魂的數量也實在是太過龐大,而且也太過痛苦。
它們的到來,瞬間就改變了九幽原本平靜幽然的格局,在那里,再也不會有任何正面的情緒出現了,就像是烏云遮蔽天日,地上剩下的只有陰影。
無數痛苦,絕望,不甘和哀鳴凝聚在一起,化作了一片痛苦的海洋。
也即是,日后‘魔’的源頭。
失去了冥主,再也沒有存在可以引導眾生亡魂的心念,哪怕是其他寄宿在冥土的神魔,也辦不到這樣的事情,甚至自己都隱約被這絕望侵蝕。
而在太昊成就天帝之位,統轄天地之后,也是如此。
和太初天帝一樣,在太昊的道路中,不存在那些死去的幽魂,乃至于幽冥的位置——甚至,祂還將前往幽冥作為一種‘懲戒’,作為流放,懲罰和天劫酷刑。
時間流逝,經常有不滿太昊氣運秩序束縛的仙神被投入九幽,就像是一個存放廢品的垃圾桶。
而在這里,億萬眾生痛苦的心念仍在不斷地掙扎。
人間的眾生,同樣經常會有人茫然于此,在被宿命束縛之時,還要戒備種種天劫天罰的壓迫和懲戒。
過于直接且強制的壓迫與指引,就像是按著人的頭進水池讓他喝水——或許是好意,畢竟人的確需要喝水,但沒有人會因此而感覺到‘正確’。
——如果說,這天和地中的一切,便是太昊天帝的道路。
——那么,即便是打破這天,踏破這地,也一定要掀翻祂!
于是,那時,天元內外的眾多仙神,冥土神魔,世上的所有活人,死人。
他們都在反抗宿命,渴求著‘自由’。
故而在那冥土深淵的最深處,便有‘大自在天魔主’孕育而生。
以魔之名,大自在天魔主最終與太昊天帝雙雙寂滅于歸墟,終結了那無論是神魔還是眾生,都被宿命壓迫的時代。
然后,便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