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正如同昔日掘井先生所說。
葉秋也注意到了,隨著各路修行者頻繁的更改天地,整個世界的‘河流’變動也愈發不安動蕩……這條他一閉上眼,就能聽見其奔涌之聲的河流,或許就是這方天地的靈脈,他正是因為能傾聽這天地的動向,把握這靈脈的流向,這才能勝過掘井先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修行者與仙神。
這個世界還是太小了,即便是遠探昔日朝廷都未曾抵達過的遙遠邊疆,也不過是方圓二十五萬萬里之地,實在是狹小的可憐,修行者更替的天象反饋的越來越多,就會越來越引動河流的泛濫于變動,那時,真的可能就會一朝令天地覆滅,讓自己所救的所有人都因此而亡。
那時,究竟是救人,還是殺人?
先生說過,如若人想活,就得讓他活,但是倘若人想要活,就會危害其他人的生又當如何?難道像是昔日先生一樣,只能站在一旁旁觀,置之不理,讓這互相爭奪生之權利的雙方分出個生死嗎?
眾生,真的值得這樣不斷地去救嗎?他們明明如此卑劣,即便是教化了,也并非是人人都是君子圣人,他們都知曉禮儀道德,卻也仍然會撒謊為惡,即便是通讀道德書籍,仍然會為一己私欲犯下罪行。
葉秋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他亦沒有人可以詢問。
他只是堅持著信念。
世家敗壞,他去懲戒。
公卿為惡,他去貶謫。
市農貪婪,他去教化。
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新生的總是會遺忘教訓,和昔日背叛掘井先生那樣,為了蠅頭小利見利忘義之人始終絡繹不絕,世道也總是循環反復,縱然葉秋高居皇座,俯瞰天下,又深入眾生中調理,卻也總不能一勞永逸。
而正如同掘井先生所言,時光過去了數千年,現在的這群人早就遺忘了昔日那些水井綠洲的締造者是誰了。
他只能不斷地修持,盡可能少出手,調理天地的平衡。
直到他有朝一日,真正領悟了何為不朽后,這位新生的天之仙神邁出了自己的世界,來到了無垠虛海中。
弘始大帝負手站立在界海之上,祂舉目眺望那冰凝虛空中的無盡列星,他能看見那橫跨整個多元宇宙的遼闊裂縫,能看見這漆黑蜿蜒的線條就像是一條正在奔涌的長河,綿延無盡,永無休止。
多元宇宙中的靈氣永無止境,只需要調度這虛空中的無盡靈氣進入世界,只要自己這個強者代替虛弱的世界進補,幫助不能自理的小小天地消化,那么無論是有多少修行者施法,更換天地,都可以輕易承受……是啊,是自己的故鄉太過弱小,所以就連修行者都無法承載。
而自己,可以幫助它。
寬下了心,找出解決辦法的祂松了口氣,然后才以輕松的角度環視多元宇宙。
然后,祂又不禁皺眉凝望。
昔日的奇人異士如今已經是一方世界之主,可當祂察覺到,那些世界星辰中同樣有著諸多生命,同樣正在經歷著苦痛,同樣受災于天地,因為種種緣由身死族滅之時,祂亦不禁為之神魂震顫。
祂聽見哭聲,看見了淚水。
再一次地,祂聽見了奔流的聲音。
在冰凝虛空那無數晶瑩閃爍的光華中,隱約可見仿佛有一道無垠的天河正在這多元宇宙中奔涌,順著那漆黑的裂縫滔滔不絕,正可謂是虛空如紙,長河如筆,一筆便勾勒出無盡深邃淵谷,而無盡眾生的淚水充盈其中,洶涌澎湃,在這無垠虛空中沖刷出一條淚之谷。
他再一次聽見了奔流不息的河流之聲,這聲音與他的血脈共振,就像是他在聆聽自己的心臟起搏,流淌出滾滾如同火焰一般灼熱的心血那般澎湃。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