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后續傳來了‘晝哥你真的沒經歷過這些嗎?’和‘當然,我去過哪些世界我自己還不清楚?’這樣的聲音,他也沒認真去聽了。
很快,電影就開幕了。
在一片黑暗的屏幕沙沙作響時,有富有節奏的聲音響起,最初似乎只是單純的清脆敲擊,就像是木石碰撞而成的最初節拍,但很快,便有古老的鐘鳴琴瑟隨之鳴奏。
一片黑暗的虛無之中,首先傳來了蒼茫古老的樂聲,而后,光輝綻放。
世界由此而生。
創世的樂章,永恒的歌謠自虛無中奏響,命運與時光誕生,世界在其簇擁中孕育,無數故事在其之中發生。
而即便是永恒的歌謠,也有起承轉合,四大詩篇,而四大詩篇孕育出四柱諸神,也即是創世樂章中最為響亮的那些音符。
生死未分,混沌之水,其名為‘序曲’。
光影交錯,分明之炎,其名為‘鳴響’。
人神共處,厚重之土,其名為‘激奏’。
眾生黃昏,終末之風,其名為‘終聲’。
不得不說,論其音樂,創世大樂章系列當真是經典中的經典,雖然只是小眾系列,但好幾次創世樂章的詩篇樂章都獲得了音樂獎提名,每一部都獲得了‘全球電影最佳配樂獎’,哪怕是外星人,只要有音樂的概念,都能被這仿佛創始之初的樂章而震撼感動。
林易是什么人?變成植物人前也就是高中生,別說是鑒賞音樂了,他就連音樂課都上不了幾次,最長聽的音樂是‘常回家看看’和下課鈴,頭一次聽見這種級別的音樂,他登時全身心地被吸引了過去。
而在此之后,黑暗中綻放的新世界,便化作‘永恒之歌·序曲’的標題。
利用了催眠和無害化的魅惑技術,現在的電影,哪怕僅僅是依靠銀屏,也能直接溝動人心自己的想象力,沉浸在故事之中。
而序曲的故事,就發生在一片廣漠的沙海與零星的綠洲之中。
創世之初,萬物初生,諸神在天地間廣漠的荒蕪中耕耘,而人也隨之而生,在這世間繁衍生息。
茫茫沙海之中,蒼翠青綠的綠洲周邊,一座巍峨的城池屹立,上埃蘭之國,生機勃勃的都城一如往日,沙海呼嘯的狂風在靠近此地時也會變得和睦,在被諸神賜福的王統領之下,就連酷熱的烈陽光輝都變得柔和幾分。
上埃蘭之王統治著天地間最為肥美豐腴的土地之一,能與之相提并論的,只有下埃蘭之王,兩者同出一源,都是諸神所賜福的人王子嗣后代,帶領著民眾在沙海上耕耘種植,開墾泉眼,意圖將這茫茫荒蕪的世界,化作一片蒼翠的大地。
在這永恒之歌締造的世界中,吟誦經典曲目,便能引發奇跡,而高歌傳頌詩篇,就可使用魔法。
詩歌所造就的奇跡與魔法,正是‘永恒的創世之歌’在這宇宙中的回響,能締造一切現象。
但漫長的時光令兄弟離心,兩國之間頻發戰火,相比起花費漫長時光開墾大地,對于雙方來說,還是奪取對方已有的綠洲更加方便快捷,于是伴隨著激昂的戰歌,莊嚴的詩篇,一座座城市和綠洲都被‘詩’與‘歌’締造的奇跡與魔法摧毀,原本用于開墾農田的大地之歌晃動城墻,令房屋崩塌,而原本用于熔鑄鋼鐵,鑄就犁耙的詩篇吟誦而出,呼喚出的火光卻用于將無辜的民眾點燃,化作飛灰。
上下埃蘭的戰爭綿延無期,就連諸神都難以阻止,因為人亦是創世的音符所化,他們的聲音同樣能影響諸神的意志,在人間的戰爭如火如荼之時,天上的神戰也展開序曲。
上埃蘭之王有一位溫柔的美麗的公主,其名為伊芙,得到民眾愛戴,更有諸神賜福眷顧,每次在神祭時一展歌喉,都會有莫大神恩賜予于上埃蘭全境,但也正因為如此,下埃蘭屢次想要將其暗殺。
為了安全,公主伊芙被嚴格保護在綠洲最深處的宮殿中,只有忠心耿耿的侍衛長亞蘭率隊守護,雙方本應只是保護者與被保護者的關系,但因為一次過于激烈的暗殺,公主與侍衛長被下埃蘭的奇跡師傳送至了沙海深處,沒有任何食物和水。
為了能讓公主活下來,亞蘭數次在沙海中找出一線生機,譬如干竭河床中雜草根部的咸水,并與可怖的沙蝎血戰,身受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