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月玲工作室所在的紫金大廈不遠的頂峰大廈內,此時此刻一場特殊的新聞發布會正在召開。
此次來到這里參加發布會的記者除了潮海早就安排好的自己人,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沖著導演吳國平來的。
畢竟吳國平也算是青年導演之中比較有名的存在,拍出過《消失的河》、《等天明》、《沉默的真相》等一系列口碑和收視俱佳的作品。
因為這些作品,他也擁有了不少的擁躉,有了不錯的粉絲基礎。
這也是他能夠吸引不少媒體記者的原因之所在。
“吳導,能說一說,您為什么會出現在這個制作組里面嗎?”第一個被點名的記者就問出了一個有點尖銳的問題。
以吳國平的實力和名氣與潮海合作自然不算什么,不過出現在這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制作組里面,還是有點匪夷所思的。
楊鋒原來是潮海音樂版塊的負責人,在影視這方面,說是新人,也不為過,自然是不被大眾乃至是媒體所熟知的。
“潮海有十七個制作組,這十七個制作組都很優秀,我和他們之中的不少制片人都保持著來往,關系也很不錯,至于我為什么會選擇這個剛剛成立的第十七制作組,主要原因有兩個。”
頓了頓,吳國平繼續往下說道:“第一,我很看好這個剛剛成立的第十七制作組,楊鋒組長會是很好的制片人,我認為,第十七制作組完全可以成長為一個不輸于其他制作組的優秀團隊。”
和楊鋒默契地對視了一眼,吳國平接著說道:“第二,就是作品,也就是《鬼吹燈》這部小說,在這方面,我們倆可以說是英雄所見略同。我們同時看上了這部小說的影視改編潛力。”
“這一個問題,我想問一下楊組長,我們看到,《龍嶺迷窟》項目改編自悅文的熱門連載作品《鬼吹燈》。”鋪墊了一下,第二名記者開始問道:“請問楊組長,為什么‘林海聽風’老師沒有出現在這里?他的真實身份是?您怎么評價這位最近躥升得很快的‘網絡寫手’?”
楊鋒聞言,哂然一笑。以前作為潮海音樂版塊的負責人,他也沒少和這些記者打交道,所以他第一時間就聽出了這句話里面埋的雷。
“網絡寫手”這四個字可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詞匯,和它進行區分的自然就是傳統作家,這個記者,故意在問題的末尾綴上這個詞語,就是想讓楊鋒下意識忽略乃至最后附和他的這個隱藏的觀點。
這樣,后面他的報道就多了一點爆點,不過很遺憾的是,老道的楊鋒并沒有讓他的這個小計謀得逞,只見他面帶微笑,聲音輕松地開口說道:“首先我要更正的是,不管別人怎么看,在我的眼里,林海聽風老師絕對不僅僅是一位網絡寫手,他的想象力、他的文筆、他的構思,他對我們唐國歷史的了解,都足以配得上‘作家’這個稱謂。”
“還有,你很調皮,這可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三個問題,不過鑒于這三個問題都是一個系列的,我就一起回答你好了。”楊鋒掃視了一眼在場的一眾媒體記者,而后開口說道:“首先是評價,這點,上面其實我已經說了一部分,這里,我再補充一句,在我的眼里,‘林海聽風’老師絕對是一位天才,文學領域的天才。”
“第二,他為什么沒有出現在這里,很簡單,因為一些事情的耽擱,所以他很遺憾,沒有辦法出現在這里,他也向我們表達了這種遺憾,對此我們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