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講究內秀,在國際上卻正好相反,有實力你就要展現出來,不然他們只會覺得你弱而瞧不起你。
由于兩種觀念的不同,國內剛開放的那段時間與國際接軌的華夏人沒少在這方面吃虧,吃得虧多了自然會吸取教訓,于是華夏人現在也懂得在適當的時候秀肌肉。
許昂本來還想隱藏實力,但實際情況卻不允許他這么做。
所謂無風不起浪,不管十一區是不是有人在胡吹大氣,都說明他們有一個厲害的苗子。作為競技場上的對手,許昂就要將其掐滅在萌芽中,不給對手起勢的機會。
“我也想低調,奈何實力不允許。”
踏上決賽的跑道前許昂的這句感慨讓張明在原地愣了好半晌。
是我老了跟不上時代了嗎,怎么現在的年輕人與我們這一輩完全不一樣,還是說有實力的人說話都這么欠揍。
張明覺得許昂一點都不可愛,那只是他個人的想法,要是他現在去問自己上級,田徑中心的領導們會告訴他,他們愛死許昂了。
打破男子百米短跑的亞洲記錄,這是什么?
是榮譽,是成績,更是政績。
國內出了這么一個短跑運動員,大家都是有功勞的。要知道他們雖然一番操作讓許昂有了參加明年在亞特蘭大舉行的奧運會的資格,也是頂著不小的壓力,不少人都對臨時加塞進去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人頗有微詞。
畢竟參賽名額就那么多,你加一個進去就有一個被替換掉,遇上這種事誰能沒意見?
就算運動員自己接受了,他的教練呢,他所在的省市級單位呢,能沒意見?
現在好了,許昂跑出了這樣一個成績,那些說小話的人只能閉嘴。
競技體育,菜是原罪,只有贏的人才有發言權。
有他人無可取代的實力,你就是爺,你說的做的都是對的,其他人有意見也只能憋著忍著。
其實不只田徑中心的領導們高興,國內不少關注體育賽事的體育迷們也在高興。
雖說亞洲男子短跑記錄什么的比起世界紀錄來檔次差了很多,可總歸是一項榮譽。之前這項榮譽由薩文帶給了哈薩克,今天他被一個叫許昂的少年帶到了華夏,身為華夏人他們怎能不感到自豪。
而且關鍵的地方還不在這里,關鍵在于許昂的成績。
百米賽跑十秒整的成績,這可了不得,那意味著許昂有可能跑到十秒內。
男子百米短跑能跑進十秒的向來都為歐美選手所壟斷,也就老黑們能對其造成威脅,而國人只能望而興嘆。
在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引導下,不少國人都喪失了自信,覺得黃種人不可能跑進十秒,每次國際賽事也只能給別人做個陪襯,甚至于能進入決賽都是勝利。
然而,在今天,就在今天,他們看到了希望。
許多人都在扼腕,要是許昂再跑快一點,哪怕百分之一秒,他都能成為第一個打破黃種人不可能跑進十秒斷言的英雄。
可惜現實沒有如果,這讓他們非常的遺憾。
但一想到還有決賽,他們心中又滿是期待。
也就現在還不是網絡大爆發的時代,電腦在華夏還沒脫離奢侈品的范疇,不然網上肯定議論瘋了,微博熱搜之類的分分鐘沖到第一去,讓想要搶頭條的跑后邊哭去。
即便是這樣,國內得知消息的人們也開始打電話或者以串門等方式開始呼朋喚友,趁著半決賽到決賽之間的空擋,將消息傳播開去,讓更多的人來關注這項本來沒多少人關注的賽事。
關注的人一多收視率自然節節上漲,這可讓應田徑中心的要求而直播這場在國內并不出名的賽事的體育頻道負責人樂歪了嘴,全然忘了自己最初的不樂意。
那小伙子是叫許昂吧,真是個不錯的年輕人。
活動了下手腳,許昂做好了助跑動作。
既然要秀,那就秀個徹底。
既然要一鳴驚人,何妨鳴得更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