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買菜啰,小寶寶帶媽媽去買菜啰!”
以前都是小寶寶坐別人的車,今天不一樣了,她有車了。她不是乘客,她是司機,她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她是一個會開車的小孩子。
開車不是你們大人的專利,小孩子也會的。
不信?
小寶寶開給你看。
“王方。”許昂對王方做了個手勢,“跟著。”
“好的,老板。”
王方答應的同時已經快步跟了過去,有他和張瓊兩人保駕護航許昂才算放心。
小區里畢竟不是過年的時候那樣冷清,入住率已經超過一半,好幾百家人。
人一多,事就多。
哪怕他們都認識方淑英,知道這是房東,可如果因為好奇圍觀曉曉這個小司機,也難免會出現意料之外的狀況。讓王方和張瓊兩個保鏢跟著,為的就是防備這種情況。
許昂又對何興說道:“把車開進車庫。”
他指的是趙金聰送來的那輛大車,這東西說不準是國內第一輛電動轎車,哪怕性能不怎么樣,收藏價值也還是有的。
就算別人不承認也沒關系,曉曉電動車廠的第一輛四個輪子的電動車依然非常的有意義。
若是以后趙金聰真能把電動車發展出名堂來,這車會更具紀念意義。
沒想到一個電動自行車附帶的電池技術會給自己帶來這樣的驚喜,還真是意外之喜。不過,國內的鋰礦產業似乎并不是很樂觀的樣子。
鹽湖?
科達?
信安?
好像都不怎么樣。
要么產能上不去,要么礦田太分散,要么就是技術落后沒利潤,更有甚者靠忽悠。
指望他們,多半是靠不上。
可要發展電動車,鋰礦產業不跟上絕對不行。
別說什么氫能源,燃料電池之類的,這些要真那么好出成果,為什么后世會是鋰電池的天下?
在已經有人為你探出了明路的情況下,你還非得不走尋常路,這不是頭鐵,是傻。
令人頭疼的問題。
許昂揉了揉眉心,他得慶幸,現在這個問題并非迫在眉睫。趙金聰能否在電動轎車行業做出名堂還是未知數,倒也不用那么著急。
“老板你怎么了,身體不舒服?”
擺擺手,許昂示意李科不用擔心:“我沒事,只是為鋰礦產業的事頭疼。我們雖然鋰礦儲量豐富,可相關的技術還落后西方太多,趙金聰要真能把曉曉電動車做起來,相關產業的落后會成為我們發展的桎梏,而這又關系到新能源的發展,頭疼。”
甩甩頭,許昂回了屋子。
“算了,不想了,這事也不是我能管得了的。”
許昂能不去想,李科卻不能不去記。
新能源?
聽起來很高大上,要不要匯報給大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