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對本地的整合和調整不是現在才開始的,而是進行了好幾個年頭了,能整合的,能調整的,人早就做了,剩下的都是困難戶。
這事要真那么好辦,還能輪得到別人?
“企業雜,行業多……”
許昂不斷的尋找解決的辦法,思索良久,他問蔡雙信:“我們為什么不用逆向思維?”
蔡雙信疑惑問道:“老板你的意思是?”
“把它們分得更細。”
有了思路說起來就順暢多了。
許昂說道:“為什么一定要整合在一處,一定要把這些本地的企業合并,讓它的數量變少?你說我如果把它們分得更細,讓它們變成更多企業,然后各自生產不同的商品,情況會怎樣?”
進行更細致的分工!
這的確是個思路。
蔡雙信感覺自己快要抓住破局的那個點了,可當他真要去尋找的時候,卻還是差了那么一點。
這種眼看成功就在眼前卻差了臨門一腳的感覺讓人如百抓撓心,難受到要爆炸。
好在許昂沒有賣關子,也沒有吊人胃口的惡趣味,他問蔡雙信:“這些企業的技術已經落后,除非花大價錢買技術,買設備,否則別想它們能生產出多有科技含量的產品來。然而操作機器的是人,你也說了,那些人只想求個安穩,不愿意求變,甚至拒絕改變。高精尖這條路走不通,那就用走下沉去走低端路線。那么多職工,那么多企業,先走量做常用的小商品如何?反正這個不用太多技術,只需要做重復而簡單的工作就行,正適合他們。”
蔡雙信立刻反應了過來:“建一個小商品中心……不對,可以把它當成國際金融中心計劃里商貿的一部分寫進計劃書去。這樣一來既能解決工人的再就業問題,又不用做太大的投資,還能充分發揮魔都地理和國內成本低廉的優勢。最主要的,這個小商品中心走外貿路線還能創匯。如此一舉多得之舉,魔都沒有理由不答應。”
“沒錯,這正是我的想法。”許昂對蔡雙信說道,“我相信魔都本地對這些企業都有過詳細的調查,我們只需出動少量的人手去根據實際情況做微量的調整就行,剩下的交給專業的團隊。我從獵頭那里聘請了相關的人才,借著這件事正好看看他們的成色。”
“銷路呢?”
蔡雙信點出了至關重要的一點。
商品生產出來了得賣出去才能換來效益,想要創匯也得有人付錢買才行。
許昂狡黠的笑了起來:“當然是賣給發達國家。我們走的是量,用的是低價策略。你說一把同樣的梳子,牙刷等常用物件,你是買貴的還是買便宜的?別急著說話,我知道你的意思,是渠道的問題對不對?你擔心我們這里有便宜貨,別人卻不知道。”
蔡雙信點頭。
“國家在北平新成立了一個電子商務中心,你說以魔都的性格,他們就沒想法?說到做商業,魔都這里的心氣可不是一般的高。”
“電子商務?B2B?”
蔡雙信眼睛一亮:“如果配合我們的國際金融中心計劃,這的確很有搞頭。只不過這樣一來我們需要借助魔都本地的力量,這個計劃就得分潤他們不少。”
“吃獨食不是個好習慣。”
“明白了老板,這件事就交給我吧。還請您把團隊負責人的聯系方式給我,方便我與他們保持聯系。”
許昂給了蔡雙信一張名片,后者接過一看,只見名片正中寫著一個人的名字。
盛天橋?
這人蔡雙信有印象,魔都路加嘴總裁辦的青年才俊,很有能力的一個人,在魔都本地的人脈非同小可。
“老板,您可真會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