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哥,你學業快完結了吧,畢業后什么打算?是按部就班的先找個單位上班,做最原始的金錢和經驗積累,還是趁著所學有成,正是敢打敢沖之時自主創業?”
許昂這話算是問到大強子的心里去了。
如大強子這樣的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可不像富裕人家的孩子,前者有很多顧慮,后者卻可以輕裝上陣。
普通人家的孩子首先要考慮的是錢的問題,總不能父母養了自己這么多年,供自己讀書到大學畢業了自己還不能自力更生,還得向父母要錢吧。
那樣的話家里的負擔如何減輕,親戚鄰居又該如何說?
畢竟世界上總會有那么些嘴碎的人,整天閑著沒事干就愛念叨別人家的事。
諸如讀書無用啦,你看某某家的孩子讀了大學又怎么樣,不還是不能補貼家里反而要繼續讓爹媽養活之類的怪話,她們上嘴皮與下嘴皮一碰,說得那叫一個輕巧,議論得那叫一個有勁,滿足的不過是他們的某種陰暗心理。
所以你很少看到普通百姓家的孩子畢業后就直接創業的,這些人都在打算著等自己工作一段時間,有點積蓄了,再結識人脈和積累了工作經驗之后再找合適的機會自己當老板。
聽起來這個想法很正確,然而它不過是看上去很美。
殊不知剛畢業時的你是最有沖勁,思想也是最能貼合時代,知識也是最接近當下社會需求的,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你若錯了這段黃金時間,你的上限幾乎被鎖死。
再看富裕人家的孩子,那就不一樣了。
人家因為家里有錢,沒有經濟上的壓力,更不需要去照顧家里,他們可以大膽的放飛自我,去實踐自己的想法。并且,家里還會給他們以助力。
這么一對比之下,你就能明白為什么你看到的成功者和老板會越來越多的都是富裕人家的孩子了。
“都說寒門再難出貴子,真是寒門子弟不行了?”
許昂搖頭:“并不是。”
“不是寒門子弟不行了,相反,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寒門子弟中的人才無論質量還是數量都在急速增加。那么,為什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寒門子弟出人頭地的會變得越來越少?”
許昂的問題大強子回答不了。
他知道寒門難出貴子,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可他聽了許昂之前的話以后,他感覺自己的理解并沒有許昂那么深。
露巧不如藏拙,大強子想聽許昂的看法。
“因為資源。”
“初中的政治課本便開篇明義的告訴了我們兩個真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當初偉人們建國時重塑了華夏的生產關系,并以大胸襟向我們這些后世子孫教授國外視為極為重要的知識。你或許對米國等西方國家的教育不了解,你可知在我們這里義務教育中教授的知識,在他們那想要學到花費得數以萬計,乃至于十數萬美金。這樣高昂的學費足以讓一個讀完整個大學課程的所謂精英花上超過一半的職業生涯來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