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昂被人給堵了,這是他沒有料到的。
前有曉狗子和小清子,后有思寶寶,三個小妹妹搶在他出門前把他堵在了門口。
“你要去哪里?”
曉曉雙手張開,與小清子組成了正面攔截哥哥的防線,思寶寶則繞后,不給哥哥任何逃跑的空隙。這個小妹妹兇巴巴的沖著哥哥直嚷嚷:“帶上妹妹呀,把妹妹帶上。”
她和小清子沖上去抱住許昂的腿:“不帶妹妹不準走。”
這三個小孩子是嘗到甜頭了,上一次帶她們出門讓她們玩得開心,她們就對跟著哥哥出門這件事上了心。
相比于跟在媽媽身邊,陪同哥哥外出要好玩得多。
她們三個的小心思哪可能瞞得過許昂,身為哥哥的許昂一眼就看穿了小妹妹們,他耐心的對小妹妹解釋:“哥哥出門辦正事,不是去玩的。”
曉曉不管那么多,反正她抱住了哥哥的腿,她不撒手。
哥哥出門想不帶妹妹,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哥哥要愛妹妹。”
小妹妹們不管,反正哥哥如果不帶上她們就是不愛她們。
無奈之下許昂只能征詢老媽的意見,而方淑英卻出乎他意料的并未把小妹妹們喚回去。
她告訴許昂:“今天幼兒園有事,我沒功夫管她們。”
老媽身為園長,她沒功夫管小妹妹們,那不還有小宋老師她們么?
當許昂問出心中疑惑后,方淑英解釋道:“我們的幼兒園辦得很好,家長們都很滿意,對自家孩子上了幼兒園后的變化贊不絕口。我們小區的幼兒園名聲都傳到外面去了,這不,有住在附近的家長想要是把孩子送進來,我們今天要討論這件事。”
華夏的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絕對排在整個世界的前列,但凡他們聽說哪里有好學校,都會想方設法的把自家孩子給送進去,哪怕為此傾盡所有。
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了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也讓好學校的入學名額成了稀缺資源。
且不說后世瘋狂爭搶學區房的年代,便是在現在這個年代亦是如此。
當聽說駿景家園小區的幼兒園教學質量好以后,不少人都琢磨著要把自家孩子給送進來。也不知這些人哪來的神通,竟然把消息遞到了方淑英這里。
“兒子,你覺得怎樣?”
方淑英也不知要不要同意,她還在猶豫。
許昂搖搖頭:“我覺得怎樣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媽你覺得怎樣。你才是幼兒園的園長,關于幼兒園的情況你比我了解。你要是覺得不好,直接拒絕便是,要是覺得行,我就多招幾個安保,還能多為國家解決幾個退伍軍人的工作。”
辦這個幼兒園許昂就沒有賺錢的打算,他是為了自家的傻妹妹有能放心上學的地方。至于幼兒園辦得太好,進入了家里有適齡孩童的有能量人士的視野,不過是意外之喜。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擴展人脈的好機會,但在許昂而言卻并沒有所謂。
在許昂這里沒問出個主意來,方淑英也未強求。
“我跟小宋她們商量下吧,畢竟幼兒園能有今天小宋她們也是出了力的。”
如今的方淑英與初來北平時的她有了很大的不同,這一年多來接觸到的人和事開闊了她的眼界,讓她的思想發生了不小的轉變。
“我們家或許不需要結交那些孩子的家長,小宋她們卻是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