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酸梅粉需要五分錢才能買一袋的時候,五百塊還是不算少,不過那時候愿意上交的人就少了。”
“到了現在,一袋酸梅粉需要一塊錢才能買到,五百塊的吸引力就沒那么大了。加上古玩市場的興起,老百姓都知道家里的老物件能賣不少錢,主動上交的還有幾個?”
“時代在發展,人民的認知在提升,消費水平也在增長,獎勵卻依舊是五百塊,你讓大家作何感想?”
老孟無言以對。
當初制定獎勵標準的時候五百塊是巨款,上頭也確實存著重獎上交文物的人的想法。可這么多年過去了,獎勵標準一直在原地踏步,百姓們就會嘀咕:上頭是不是不重視這個了,我選擇上交是五百塊,選擇去古舊物置換是幾千甚至上萬塊,我要是選擇前者自己收入上受了損失不說,還會被很多人罵傻子。
老百姓是最會過日子的,也是最會用腳投票的。
“關于獎勵標準的事我們已經在向上面反應了,相信很快就會有答復。”
老孟這么一說,許昂當聽一樂。
他可是知道的,別說現在,就是放在二三十年后,獎勵標準也提升不了。
“不提這個了,我那宅子的事你設計得如何?”
許昂主動結束了讓人不愉快的話題。
“別著急,慢工方能出細活。”
老孟的話讓許昂直接攆人:“去做你的事去,別工作都沒做完就跑我面前瞎晃悠。虧你還是堂堂北平大學的教授,不知道偷懶不能當著老板的面?快給我滾蛋,不想看到你。”
許昂笑罵著將自己趕了出來,老孟非但沒有生氣,反在心中暗樂。
這感情好,讓那些人看看,我應他們的要求來找許昂說項,結果被許昂毫不客氣的趕走,他們誰敢說我沒盡力?
之后有人再用這件事來打擾我,我也有了推脫的理由。
作為文人我老孟也是要臉的,總不能讓我在同一個人手上吃兩次癟,丟兩次臉吧。
老孟離開之后方淑英從二樓下到一樓客廳,她很不滿的說:“不就是一塊好看的石頭,這個來尋,那個來索,這些人臉皮怎的這般厚。我家堂堂正正買來的東西,憑什么他們一開口我們就要交出去。”
接連好幾天被人打擾,有人甚至在方淑英于幼兒園上班的時候托人帶話來尋她,試圖讓她勸說許昂,令得方淑英對這些人感官大壞。
我家兒子花了好幾萬買來的東西,你五百塊就想拿走,憑什么呀!
對于那些人說的文物,古董,國之珍寶之類的話,方淑英聽不懂,她就認一個理,那便是國家不會讓老百姓吃虧,如果有人打著國家的旗號讓老百姓吃虧了,那一定是這人有問題。
許昂對覺著翡翠白菜手感好,愛把它拿在手里摩挲把玩的老媽說道:“媽你說得沒錯,不論玉石還是翡翠,本質上都是石頭。要說他們與普通的石頭不一樣,不過是它們更好看。翡翠白菜這樣的物件,它就是供人把玩的,又不是青銅鼎那樣有歷史意義的文物,我們留著也就留著了,不用管那些暗懷鬼胎的家伙。”
或許是后世曾被曝光的某些監守自盜的新聞,讓許昂對博物館并不是那么的信任,他始終認為自己的東西還是由自己保管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