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當習慣了城市的繁榮與便利后,人很難真正回歸鄉村生活。
偶爾來住上一兩天,放松下自己可以,真要說住多久,那都是扯淡。
鄉村生活對城市里的人而言,屬于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隔著電視機看一看,似乎非常的美好,真要讓他們深入其中,那便敬謝不敏了。
未來那個名為向往的生活的慢綜藝,滿足的就是都市人的這種心理。
社會發展越快,城市里的生活壓力越大,人們越需要放松,這類節目越有市場。
所以那類綜藝在未來會有市場,放在九七年的時候絕對撲到姥姥家。
不過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在這個時代做出另一款介紹大城市生活的向往的生活,有很大幾率會火。
就算不能收視大爆,也能保證收視率在及格線以上。
誰讓這個時代的民眾向往的生活是城市生活,人人都想要轉到城市里去,給自己弄個城市戶口呢。
觀眾有需求就會有市場,有市場還愁東西賣不出去?
市場的供需關系就是如此的簡單。
然而,聽起來很容易,能看得清楚,能把握得住的人終究是少數。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做電視節目如此,做事如此,做人亦是如此。
能穿透層層迷霧,將一葉葉障目后可以讓你連泰山都看不到的現實阻礙撥開的人終究是少數,更多的是利令智昏,被動或主動的身陷漩渦,最終把自己給送了人頭。
許昂與舅姥爺道別之后,從鄉下回到縣城里的機械廠,他剛進廠就聽到了一個消息。
“王金發和李來喜被查了,與他們一起被查的還有之前機械廠的領導班子。”
許昂挑了挑眉,并沒有對此發表意見。
本來么,這就是遲早的事。
在華夏素來有一等人才做官的說法,能在官場上廝混的哪個不是人精?
當許昂說自己接手機械廠后要查賬的時候,就已經有人看出了許昂對王金發他們的不滿。
好好的一個廠子,本是縣里的納稅大戶,明星企業,卻被這些人搞得烏煙瘴氣,最終衰敗破產。
要是沒有人來查,那還罷了,領導們也就等著改制的時候把這個包袱丟掉,大家你好我就好。
但現在許昂出現了,他用一臺五軸聯動機床打破了之前的局面,讓市里,讓省城,甚至于讓更高層的目光匯聚過來,縣里還怎么敢打馬虎眼。
上級領導一重視,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就能被從嚴從重從快的特事特辦。
基本操作,需要驚訝嗎?
大驚小怪。
“縣里愿意查,那是好事,但這是政府的職權范圍,我們只需要等結果就好。就我個人而言,我是愿意相信縣里的,相信一定會有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結果。”
面對縣里來的領導,許昂這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