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看過,等許昂他們離開的時候時間已到正午。
在這個點回家再去做飯時間上明顯來不及,倒不是大人等不了,而是孩子會喊餓。
為了不讓小妹妹們的肚子咕咕叫,許昂決定在外面吃。
于是,問題來了——吃什么?
“全聚德走一遭?”
許昂試著提了個建議,但很快遭到了拒絕。
楊小米道:“一聽要去那里吃烤鴨的就知道不是北平人,老北平都知道,要吃北平烤鴨就別去全聚德。”
從這時候開始全聚德就已經被老北平嫌棄了嗎?
曾幾何時全聚德可是北平烤鴨界的活招牌,全國人民都知道它的大名,屬于那種一提北平烤鴨就會想到的那種。許多人到北平來時候,不管花費多少,都會去一次全聚德,為的就是嘗嘗全國馳名的正宗北平烤鴨。
也正是因為全聚德太有名氣,品牌有了價值和影響力,它的商業運作才會那么成功。
當然,僅限于這時代而言。
等到了以后,大家不再稀罕它,準確的來說是覺得它不是自己心里所想的那個味道,對它的失望逐漸增多之后,累積到一定程度,這家商業過度的百年老字號終于是遭到了反噬。
許昂本以為那是以后的事,沒想到在這時代它的風評就開始變得糟糕了。
記得去年許昂還帶著曉狗子在那里吃過一頓,當時未來的相聲大師那位小黑胖子也在,明明感覺還行。
怎么這才過去多久,它就被人嫌棄了呢?
都說餐飲企業火的時候火爆得不行,可一旦衰敗起來速度相當的驚人。
很可能上個月去它那里吃飯還得預約排隊,這個月你隨時去隨時都有位置——因為客人稀稀疏疏得如同禿子的頭發。
在這件事上唐璐沒有發言權,她雖然是北平戶口,也在北平生活過很多年,但畢竟高中時離開了三年,等到讀大學了,剛上了半年學就簽約曉曉傳媒,之后便是工作行程拉滿,哪有時間去關注其他。
她都是如此,趙小呆更是不說話。
她對北平的熟悉也就僅限于家和公司的兩點一線,至于其他地方,勉強算是有印象,卻也了解得不多。
這姑娘忙著掙錢,工作行程能拉多滿就多滿,屬于業界的拼命三娘。
也只有如她這樣吃過苦,過夠了苦日子的人才最能明白錢的重要性。
唯一能在這上面說道一二的柳若曦則是很聰明的不發一言,她才不會貿貿然的出風頭,之前畢業后那幾年四處跑小角色,做龍套的日子可不是白過的。
白山在一旁將眾人的反應看在眼里,他暗暗咋舌:老板的這四個妹子人長得漂亮,心眼也很多,不是一般人能降服的主。
就拿那楊小米來說,她表面上是在說全聚德已經因為過度沉迷于商業化而變得沒了以前的那個味道,遭到了老北平人的嫌棄。
咋一看似乎沒有問題。
可你再往深里一想,楊小米為什么會知道老北平人的想法,怎么許昂就不知道呢?
那還不是因為楊小米就是北平人,是北平長大的胡同妞。
這不等于是在宣告自己的身份,表明自己是可以做主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