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傳輸的控制方法并不難,吳良只用了幾秒就掌控了。
控制著身體,吳良飛向了直升機所在方向,與直升機隔著兩米多的距離平行飛行。
然后吳良又操控著聽覺,直接聽直升機里的人對話。
“洞拐洞拐,我已飛至目的地附近,未見爆炸跡象。”
“洞兩洞兩,重復確認,重復確認。”
“洞拐洞拐,未發現爆炸跡象;重復,未發現爆炸跡象。”
貌似是直升機駕駛員正在通過無線電與基地塔臺聯系。
而在駕駛員重復確認后,無線電那邊便陷入了長達數十秒的靜默。
“洞兩洞兩,搜索墜落點2公里范圍內的所有可疑人員,發現后立即進行控制,不服從者就地擊斃,重復,不服從者就地擊斃。”
“洞拐洞拐,收到命令。”
隨后直升機飛行員開始在墜落點附近搜尋起來,繞著山體開始飛行。
顯然基地那邊的人也已經確定墜落的不是隕石了,也不是什么衛星殘骸。
但具體是什么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確認,最大的可能就是某國搞的新概念飛行器,沒有爆炸的火光說明硬著陸成功了。
但是從墜落開始就直接暴露在雷達中又顯得很怪異,畢竟這個時代如果真的是哪個國家制作的先進飛行器,那么隱形設計幾乎就是必須考慮到的。
二十多分鐘后,又有八架直升飛機出現在了吳良的視野里,其中五架開始在墜落點附近盤旋,剩下的三架在山腳降落,一群士兵魚貫而下,開始朝著墜落點挺進。
飛船墜落點距離山腳處并不算很遠,大概只有一千多米,那還是一個并不陡峭的斜坡,所以也不難攀登。
很快,這群士兵便到了飛船墜落點附近。
如今飛船周圍的濃煙與灰塵已經消散了不少,隔著十多米的距離,這群士兵終于看清了天上掉下來的是啥了。
而在看清之后,幾乎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嘴巴張開,一副驚訝的模樣。
幾乎是完美的正三角形造型,銀白色機身,沒有看見發動機的噴口。除非噴口是扎進山體的那一端,否則很難去想象這種奇特飛行器的飛行原理。至于為什么就默認了它會飛...這塔喵的不是飛的難道還能是潛水的不成?
軍人的心理素質很高,這群人很快就恢復了過來,開始向基地報告他們見到的。
在收到基地那邊的命令后,又開始了有條不紊的行動。
手里的步槍全部上膛,眼神滿是警戒的開始緩緩朝著飛行器包圍過去。
他們也不敢太過靠近,只是圍在飛船周圍,隔著幾米左右的距離,等待進一步的指示。
因為這附近十多公里外就有一座軍事基地的緣故,所以很快就有更多的士兵乘坐著直升機趕來,開始強勢圍觀那艘扎進山體里的三角飛行器。
雖然它降落的姿勢很尷尬,但飛行器的造型真的很靚仔。
而這里的所有人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要駐扎在這里了。
因為當他們終于想明白這很可能不是藍星的造物后,那么就要預防可能發生的地外細菌泄露與感染。
以飛行器為圓心這幾十公里范圍內的一切,都要封鎖起來,區域內的所有人員也要進行一段時間隔離。
【叮——新歷200年6月1日,一艘未知來源的航天器在華國的昆山墜落】
饒有興趣的看了一個多小時的軍人與空氣斗智斗勇,吳良的耳邊再次響起了系統的旁白。
隨后眼前一黑,很多地震,海嘯,臺風,洪水等畫面都在眼前閃過,并伴隨有系統的旁白,描述了畫面中顯示的是什么時間,在什么地點。
國內國外,全球任何地點發生的災難都有所展示。
身臨其境的見了這么多的災難,那么多的苦難者后,吳良心中郁郁,感嘆人類在自然的面前何等之渺小。
這么多的悲劇,這么多的生離死別在眼前閃過,是與只聽見新聞報道里提到的幾個傷亡數字完全不一樣的。
畫面流轉,很快,到了205年7月份。
【205年7月31日,華國科學院研究出了遠程定向電磁能量波的傳輸與接收技術。能在一萬公里的距離進行電能傳輸,損耗率為17%,距離越近則損耗率越低,但最少不會低于3.3%,在102.32公里的距離內可達到最低損耗。】
終于,一個不是災難,而是對人類重大利好的畫面出現在了吳良面前。
“我靠,牛逼!”
吳良跳了起來,并喝彩道。
不過還沒開心幾秒,吳良臉上的表情就有些怪異起來。
因為一琢磨,吳良發現,這個科技…怎么感覺有點像是跳過了一些前置科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