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將目光投向工作問題后,BCE也不負眾望,在新聞發布會的短短三天之后就推出了一份臨時修正案。
BCE認定人類在求職時存在著嚴重的被歧視的問題,這不‘公平’。
哪怕人類真的不如機器人工作效率高,產生的經濟效益低,很不劃算,但人家的身份是人類啊。
人類才是這個世界的主導者,藍星也是屬于全人類的。哪怕也有智械的一份,但他們只是作為人類的附庸而存在的。
而為了保障人類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就需要讓人類在求職時擁有比較大的優勢。
例如修正案的第一條就規定了:一家注冊在檔的企業,所有職位中的人類職員數量不得低于50%;人類職員的薪資也不得低于同職務下機器人薪資的90%。
不分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的私營企業。只有你注冊了,哪怕只是開了一家小賣鋪,如果你的收銀員是機器人,那么就必須再招一名人類收銀員。如果你是一家公司,有100名機器人業務員,那么就必須再招100名人類的業務員。
再一想到這個時代人類的工作時長是六小時工作制的,已經可以預料這會增加企業的多少經營成本了。
毫不意外,就在修正案出臺的當天,快樂水公司就宣布快樂水的銷售價格再提高3星幣,為6星幣一瓶。相比幾年前直接就漲了六倍。(星幣是一種數字貨幣,BCE10國在‘守護藍天’計劃成功后,就統一了貨幣。但這數字貨幣的價值與生產力是不相匹配的,這也是之前的牲畜時代所遺留下來的毛病。)
同樣的,市場上的其他各類商品也宣布了漲價,稍微保守一點的,暫時只漲兩倍;而奔放一點的直接就漲了十倍。
也有企業公開反對修正案,但也就這樣了。
BCE的權利是實打實的,而BCE最高理事會就是藍星最大的權利機構。有著‘智能核心’的存在,他們也有行使各項霸道權利的資格與能力。
修正案的第二條就直接朝著機器人動手了。直接解除了曾經能由機器人來擔任的部分工作或崗位的資格。
例如企業里的行政類工作與高級管理,把機器人從中、高層徹底掃了出去。
還有機器人在其他各行各業中都有一些關鍵性崗位的入職資格被剝奪,明確其必須由人類來擔任。
其他的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條例,反正就是把機器人選擇就業權利給控制的死死的,進行了非常嚴格的限制。
隨后BCE又發布一篇公告,宣布將增加一些新的就業崗位。例如采礦、挖掘、運輸和一些大型基建行業。規模空前,投資巨大,仿佛是準備要開啟一場大基建時代。
這些新崗位的工資很低,且明確表示在原則上不接受人類的申請,仿佛就是沖著機器人去的。
這些狂野奔放的新條例,給人一種強烈的對抗姿態。
人類高層仿佛因為一起襲擊案,一夜之間清醒了過來,開始正視并警惕起藍星上這群覺醒自我的機械生命了。這與之前那般包容、開放的姿態截然不同。
不過這與人類無關。因為這種對抗姿態是在替他們謀求利益,人們哪怕心里感覺有點別扭,覺得BCE是不是搞得太夸張了點,甚至有些圣母還為機器人發聲,認為他們受到了人類的壓迫,遭遇了不公待遇。
但怎么說呢,人性自私的一面讓他們嘴里凈說些漂亮話,但也沒人愿意放棄已經拿到手的利益,甚至巴不得越多越好。
在網絡空間里,人類至上主義的思想開始盛行起來。
人們開始認為這是他們應得的,并慶幸人類的高層,BCE還是干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