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末日真正來臨之前,沒人能預感到那會是何種的毀滅。
一個文明的跨域式進步總是會伴隨著毀滅與犧牲。細數歷史上所有大時代,當整個社會都開始爆發式的進步時,結果無一例外的都踏上一條由鮮血與骸骨鋪設的發展道路。
前進之路沒有和平,發展之道不會美好。
一時的和諧太平只是掩蓋了更深的社會矛盾。那些既得利益者與新興團體在爭奪整個社會的主導權時,必然會爆發最為慘烈的沖突,甚至戰爭。
在東歐的小國時,吳良就隱約的感覺到了這種趨勢,整個社會已經開始高度政治化了,團體與團體之間的割裂極其嚴重。
曾經的推演中,有BCE這種威權統治機構強推著整個文明向前,碾壓了一切不服者,對于舊時代的那些既得利益者清算的徹徹底底。通過對生產力的均分將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到了每一個公民的頭上。
BCE制定的那個公民在成年后便能免費申請領取自己的機器人法案,真的只是單純的福利政策嗎?太片面了。這個法案是從根本上掃除了一切剝削者生存的土壤,也在根本上滅掉了所有大型利益集團的發展空間,是GC的絕對勝利。
但這個推演中的人類文明是分裂的,各國哪怕現在是合作占了主流,但權力卻沒能得到集中,甚至部分國家的政府自身就對國內種種自顧不暇,對于各種利益團體更是以安撫為主,承擔一個分蛋糕的角色。
機器人的生產力被完全的集中在了幾個大團體的內部,各國內部,一個甚至多個托拉斯的雛形已經逐漸形成。
普通人上升的通道已經基本被堵死了,在機器人的強大生產力之下,社會上的所有財富都開始了向幾個大團體集中。
靠著‘夢想與口號’,人們聚集在了一個旗幟下,能夠暫時為了這個夢想與口號而付出犧牲。
火星殖民計劃的確是在擴展人類的生存的空間,但同時也在不斷的集中著社會上的生產力,掠奪著全人類的財富投入到一個看似沒有回報的項目當中。
資本會做賠本的買賣嗎?
那他們從中賺到了什么?
顯而易見了。
吳良想看的不是一個由幾個大集團操弄下的人類文明,一個充斥著物欲與剝削的人類社會。
這個世界需要一場血與火的磨煉,清算整個文明,否則就沒有任何未來。
那么由誰來推動這場浩劫呢?
貌似沒有比自家妹妹更合適的人選了。
既然已經長歪了,那就發揮自身的長處,去更歪一點吧。
滅世魔王還是救世主?
無論結果如何,都能讓吳良在這個過程中總結到一些寶貴的經驗。
而這也是推演的目的。
要犧牲掉吳霜嗎?
如果是有意義的,那么推演世界中的吳霜‘分身’,確實可以犧牲掉。
可控核聚變技術,幾乎無限的能源。
掌握了通往未來的這把鑰匙。
吳霜會交出去嗎?
她會的,因為她無所謂。
但是有些人不愿意她交出去,至少不能交給所有人。
而在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究出來后,圍繞著吳霜必然展開一段腥風血雨。而本就高傲,藐視人類的吳霜,又豈愿當一枚被各方爭來爭去的寶玉?
只希望人類文明能別滅亡吧,能在未來的那場滔天殺劫中茍活下來。
不過滅了也無所謂,因為本就是要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