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兩人都有著學長與學妹的這層關系,并且兩人之間曾經也沒有鬧出過什么矛盾齷齪,鐘林沒有理由拒絕宋若云的依附。
他只是個孤身主義者,又不是什么冷血動物。
……
……
送走宋若云,鐘林回到了別墅。
并沒有直接洗漱睡覺,而是去了書房。
【不忘初心】
望著書房墻壁上的這一副毛筆裱字,鐘林嘴角不由的勾起,流露出一絲嘲諷。
不忘初心?
曾經的李教授與后來的他,截然是變了一個人,如此還整天看著這種字,心里不覺得羞愧么?
這間書房的面積并不大,裝飾也并不豪奢,幾排書架的前方擺著一張寫字桌,外加墻上的那副字,除此外無一別物。
走到書架邊,鐘林看著上面滿滿的一層層紙質書籍,臉上流露出一絲笑意。
像這種紙質書在這個年代已經很少看見了,外界的印刷廠都只剩了寥寥幾家。隨著科技進步,一種完全模仿紙質材質的柔性屏幕被制造了出來,由此技術發展出了一種新型的復古流電子書籍。
外形就是一本書,可以翻開,觀看與紙質書籍幾乎沒有差別,但這種電子書是可以改變里面內容的,只需有這樣一本就能看所有的書,也是相同的觀看體驗。
制造如此‘多此一舉’的復古產品,也是為了照顧到一些習慣于看紙質書籍的人。
科技總有各種辦法讓你不得不接受它對這個世界的改造。
鐘林對電子書沒有偏見,但有紙質書就會更開心。
“路安康的《力與場》,嚴正信的《思維邏輯》,潘學海的《電子意識》,祝妙珍的《磁海里的‘氣泡’》,克里福德的《從轉移到躍遷》,特蕾莎古斯塔夫的《能量壓縮與轉換》,艾登魯博特的《微觀尺度下的行為藝術》……”手指的劃動停了下來,鐘林從書架抽出了那本《微觀尺度下的行為藝術》。
魯博特教授在一個多月因車禍去世,這件事可是讓鐘林傷心了好一陣,感嘆這個世界就此少了一名材料學方面的泰斗。
其在納米材料方面作出的貢獻在鐘林心中能排到第一位,魯博特教授的每一場講座鐘林都沒有缺席過,甚至有幸還得到了一份簽名。一直都在期待著這位大佬能在更微觀尺度下有所突破,結果卻突然之間因為酒后駕駛去世了,令人無奈又唏噓。
魯博特最著名的暢銷書就是這本《微觀尺度下的行為藝術》了,無論電子版還是實體,各個語言各個出版社的鐘林都有購買收藏,這是他此生最愛的一本書,翻開無數遍,但再次翻開,都能獲得一番新的感悟。
“當我們抬頭望向天空時,都會感慨那無垠星空的美麗,向往著發現那未知的世界。但我要告訴你們,無需抬頭,組成你我的物質,那渺小中自有偉大。這片未知的世界也毫不遜色我們頭頂的這片宇宙星海。”無需去看,鐘林就背誦出了這本書里在他看來最欣賞的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