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的眼中人類文明內部就應該是弱肉強食的。國聯的統治過于軟弱,懷揣著一個要讓所有人都幸福的夢,只是一個看似美好的泡沫。這個泡沫吹得再久,吹得再大都毫無意義,因為它最終會有被戳破的一天,那雪崩的災難面前,國聯會醒悟自己曾經是多么的愚蠢天真。
在這群人眼中,一個完美的社會就應該是金字塔形的,最頂端的人掌握著絕大多數權利,下方的都是愚蠢的人,天生奴性,要應該被一群更高明,更智慧的優秀者所統治。
這群人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國聯的統治,建立起一個長治久安的新格局。
簡單來說,他們從一開始就想著要造反。
這群人就是在曾經在藍星上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金融資本。但他們在星際時代慢了一拍,沒能獲得最肥沃的那塊蛋糕。他們看著一群‘暴發戶’在自己的頭上耀武揚威,由此產生了不滿。他們曾經在國聯內妄圖推動代表自己利益的政客上臺,但最終斗爭失敗了。
原因在于國聯在司令部的強有力支撐下,是一個權威大政府的體系。而這群人所推動的都是一些放松經濟管制的決議。其中最核心,也最關鍵的就是殖民地關稅等問題。
但關稅的制定可是為了發展殖民地,從一開始就不是貪婪汲取營養壯大自身的那套霸權玩法。
所以這群人推動的草案無一例外的都被直接駁回了,連被議員投票的資格都沒有。
嘗試多次無一例外都失敗,收買、行刺等方式在智能核心的全天候監視下幾乎就成了個笑話。
心灰意冷的這群人最終選擇前往火星殖民地,這個在太陽系內,未來唯一可能動搖到藍星國聯統治地位的星球。他們扎根下來,積攢力量,以待未來掀翻國聯統治,開創一個更‘繁榮’的霸權帝國。
他們本就是資本,哪怕在爭食中慢了一拍,但依舊擁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與經濟實力。
而火星殖民地這么多年來也一直在國聯的操作下汲取營養。
搭上了這班快車,這些原本失敗的資本反而也跟著火星殖民地一起壯大了。
他們牢牢把控著UMD的議會席位,推動一系列法案通過。占據了火星殖民地社會的上層。
他們看中了殖民地上那群占據下層的分離主義分子,覺得可以利用這股‘民意’。于是開始在火星上各大城市大肆推動各種各樣的民俗文化生活區,以弘揚文化為名,行MCZY之實。
使得在國聯看來能被時間消磨的那些情感,不僅沒有消磨掉,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醞釀得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到了新歷585年,整個火星殖民地社會都被一股極端的情感所籠罩,成了埋在人類文明中的一個火藥桶。
可能一點點的火光,就要炸了。
恰逢第二艦隊又被滲透的千瘡百孔,而除第一艦隊外的其他幾支艦隊也可能各個都靠不住。
目前火星之外的其他殖民地上又是個什么情況,國聯也懶得再去調查,恐怕實際比火星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艦隊出現調不動,殖民地出現抵抗意識的情況下,國聯與司令部猛然發現,自己幾乎失去了對藍星之外的控制權。
持續了將近300年的外星殖民體系,可能還不會瞬間就土崩瓦解。
但一個時代,已經正式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