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出一張燦爛的笑臉,艾倫道:“你好斯特博士,好久不見了。我今天來就是例行公事,來看看你們這里的情況。”
對的,就是例行公事。你要是不方便的話那就隨便找個理由把我打發了吧。
斯特博士微微點了點頭,輕笑道:“我很清楚你的來意。UMD想要看看我們的進度,這可以理解的。”
“嗯嗯,”艾倫連連點頭,然后試探性的問道:“那么方便嗎?”
“沒什么不方便的。”斯特博士搖了搖頭,然后招呼道:“你跟我來吧。”
說完轉身便朝著房間里的某扇門走去,艾倫想了想,跟了上去。
門自動打開后,又是一條狹長的過道。
“我們研究的是人類的靈魂,也是人為何是人,人類自我意識。”一邊向前走著,斯特一邊對艾倫說道。
“用‘靈魂’這種名詞來形容雖然有點玄妙,聽起來也很神秘莫測,但這個詞確實最為貼近我們所研究的現象本質。”
“你有疑惑過人類的思維是否是我們自己的嗎?”斯特突然問道。
“什么意思?”艾倫不解。
“曾經有過的一個假說。認為人類,乃至自然界一切生命,其行為的邏輯都是基因所賦予的。基因為了讓自己延續下去,主導或影響了我們的日常行為。求偶交配,繁衍生息。你我這樣的人類,或自然界的其他生命,我們都是基因的奴隸。通過我們作為載體,基因實現了‘它們’的競爭與延續。”
“而當我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我們的個體也就失去了用處。所以我們會衰老,會死亡。為基因的延續提供生存的空間,進入一個輪回。一代又一代,循環往復,從未改變。”
“所謂的文明,不過是因為這種生存方式更能夠保證以人類作為載體的基因在整個生態圈中的永恒地位。當人類文明已經擠占了最高的生態位,甚至在自然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時,人類文明的內部就會形成了新的生態圈。無論我們的戰艦多么宏偉,文明多么璀璨,都掙脫不了這奴隸的宿命,無法完成超脫。”
艾倫靜靜地聽完后,心想這又是什么奇葩的暴論。
“挺有意思的說法,”艾倫道,“這和博士你的研究有關嗎?”
“無關。”
艾倫:“……”
這不按常理出牌的路子當真讓人不知該怎么去接。
“我的研究方向是思維本質,也就是靈魂的運作機理。”斯特說道,“如果從基因作為切入點,反而本末倒置了。”
“假如我們確實是基因的奴隸,那基因的思維邏輯是如何產生的?這種思維的現實依托又是什么?如果單純的分子運動就能夠產生思維,那這思維顯然就不在我們日常生活的維度上了。”
“例如一臺電腦。如果將這臺電腦比作人,靈魂就是電腦的操作系統,甚至還是一個自動化的操作系統。操作系統的基本是一行行代碼,這些代碼不在電腦所處的空間中物理性的存在,只是‘0’或‘1’這種信息化存在。而這才是我們所研究的方向。一個有別于物理現象的信息化現象。”
“例如一個正方體,如果抽調出它的重量,它的顏色,它的長寬高,那么這個正方體還剩下什么?”
“而我們研究的正是讓這個正方體成為一個正方體的那個長寬高的本質。信息化現象的有趣之處就在于,如果純粹的去討論它,而不去考慮物質基礎,那沒有意義,它也不能獨立的作為一個信息運作。”
“它的運作存在物質現象,甚至所有的物質現象的本質,就是這些信息在作用。”
“正如人的思維,便是這種更高維度上信息的運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