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著神話傳說中的隱影段落,在無決定性證據的情況下發散性推理,然后一頭扎進想當然的‘俺尋思理論’中,結果還真的琢磨出了一點名堂出來。
這哪里是在探索歷史真相啊,這簡直就是定義歷史的真相。
斯特博士的想法很簡單:既然神話故事中有些東西是真的,那么由這些神話衍生出來的那些古人總結的修煉理論里是不是也存在一定的真實性呢?
這個邏輯沒毛病。
人類社會各種虛構的影視作品與通俗讀物中的反派組織都要高呼內行。
也許斯特博士可以給自己取一個了不起的稱號了——虛無學家。
自從牛頓爵士在舊歷1687年發表了名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人類文明從世界觀,變成了觀世界。
從那以后,無數先賢燃盡一生確定了名為‘賽因斯’的認知世界的方法論。
但如今,在時隔近700年后的今天,某個組織,甚至某股勢力又想給它改回去,走那條曾經就設想過實踐過的老路。
在斯特博士的帶領下,隔著一層類似于單向玻璃的墻壁,艾倫看見了某座尖塔內部,一名看似才七八歲大的小孩子正在一名女性的陪同下做著簡單的猜謎游戲。
讓艾倫驚訝的是這個小孩,他的四肢與腦袋都光滑無毛,呈現一種淡紫色的膚色,在燈光的映照下渾身縈繞著一層微光反射。哪怕還只是小孩子,但在艾倫看來其與普通人類小孩相比還是顯得過于纖瘦了一些,像是營養不良,但看四肢也沒有那種皮包骨的孱弱感。
“這孩子是……”
“這就是我們人類族群的未來。”斯特博士說道。
未來?艾倫挑了挑眉,看向了那孩子的腦袋,心想斯特博士說的未來莫非指的是禿頂?
在斯特博士的帶領下,艾倫還看見了其他尖塔中有很多像這樣的孩子。他們的年齡都不大,其中最年長的可能才十六歲,正在一群像是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聯系自己的特殊能力。
其實也沒有那么的特別,只是靠著意念隔空抬起了一個一百斤的物體,離地還不足一米,持續時間不足10秒。在做完之后那孩子像是跑了一場馬拉松,直接無力得摔倒在了地上生死不知,旁邊早已準備好的工作人員連忙上前進行治療。
看上去確實有點東西,但…細細一品感覺也就那么回事了。
如果只是這種程度,與進行機械化改造的機械人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機械人的能力更強。至少在艾倫曾經去過的那些機械改造為方向的研究所里,艾倫看見了那些通過換裝各種義肢的機械人其體能跟小超人都沒啥區別了。一拳轟破10公分的鋼板,一跳十多米高,甚至還能配裝小型反重力引擎做到飛行。
各種不同類型的義肢能隨意換裝,種類繁多。并且這種改造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解放戰場醫護人員。只有攜帶的物資充足,機械人軀體的哪個部位壞了就直接更換,換了新的后又生龍活虎,能很快就重新投入作戰。
而機械這種東西,就是量產化的代名詞。目前火星上這些機械化改造的研究所目前所研究的方向就是繼續優化這些義肢的適配性與便利性,在朝著量產的方向邁進。一旦取得突破,就能迅速組建出一支機械人部隊。這種能不依靠維生裝置就能在太空中自由行動的士兵在未來的星際戰場上必然大放光彩,能給國聯一個大大的驚喜。
所以哪怕斯特博士真的研究出了一點名堂,那種特異能力也很匪夷所思,很稀奇,但艾倫心中還是傾向于機械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