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搭配了思維控制技術的生產機器就被發明了出來,大量工廠開始引進這些設備。
工人們開始學習新的生產技能,這次他們能夠解放雙手,嘗試用思維來控制這些機器的運作。
這種人機交互技術極為特殊,它并非是破解了人類思考時的腦電信號,而是直接作用于神經的信息傳遞。
簡單來說,在與機器鏈接后,人感覺自己擁有了機器的身體。
就像控制自己的手腳一般很輕松就能控制這些機器的運作。并且鏈接了機器后,人的思維也變得更加靈活,仿佛脫離了某種束縛一般。
這使得這些機器的生產效率急速提升,原本一個工人手動拼裝產品如果按10秒計算,那么在與機器鏈接后,將只需要一秒。
10倍的提升還是保守估計,越是復雜的生產工藝,其提升的幅度就越是明顯。
這種生產效率的爆發式躍進一時之間竟然造成了市場上商品的價格開始下跌。這還不是一國,而是席卷全世界的物價全面下跌,這一情況引起了各國經濟學者的高度重視,因為這是通貨緊縮的一種表現。
如果任由發展,讓產出遠遠大于需求,產能過剩而需求不足,那么經濟危機就又來了。
考慮了當今全球貿易的發展迅猛,一旦雪崩,那就是血崩。
但各國控制經濟的能力卻并不相同,為了阻止某個別國家因為無能導致經濟失控,那就在原材料方面下手。
一些原材料出口國開始面臨高昂的關稅壁壘,直接拉滿到了17%。
因為之前國聯的那份協議,確定了某商品的最高關稅只能最多17%,沒想到這么快就嘗到了苦果。
特別是作為誠意宣布免征一切關稅的國家,更是懵逼了。
想盡一切辦法去阻止這些原材料的輸入,控制本國企業發瘋似的在那生產,最后想來想去,覺得環保可能是個不錯的理由。
于是各國緊急出臺了有史以來最嚴格的環保政策,內容大同小異,簡單來說…就是加稅。
你生產的商品得付環保稅,稅率還不低,一些喪心病狂的國家甚至對個別商品加征了100%的環保稅。
尼瑪這是病急亂投醫了?
對本國企業重拳出擊的后果就是企業的大規模外流,這反而造成了本國經濟的更進一步衰退。
哪怕很快就換回了‘正常’水平,但已經來了這么一次,不信任的種子也就此埋下了。
總之,在225年后,直到230年,各國都在想盡辦法阻止經濟危機的到來,突然的生產力大爆發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會造成經濟上的災難。
也正是這種時候,有人回想起了命運網上的那兩部視頻來,準備再回去看看當年BCE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
把那兩部視頻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發現滿屏幕都是‘高福利’三個大字。
我可去你的吧,這肯定又走上養豬的老路了。
雖然因為沒有機器人而不至于全民廢物,但肯定也不會是什么好結果。
躺下后橫豎睡不著,又爬起來再把視頻看了好幾遍,
這下好家伙,
在那畫面中看出來的竟然是‘GCZY’。
這……
一些國家的人想了想,決定就當作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