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縣這里有自己的小氣候,那就是東邊日出西邊雨,夏收時節,這雨說下也就下來了。
可這麥子不收行不行?擱在地里那才是真的爛的。
河田村是沒有收割機的,收割機這種機械也就是兵團上能有,元初空間里也存了幾臺,是放著看的,拿出來用是不可能的!
元初設想過把收割機拿出來丟在路邊地頭,他敢保證,這東西一定會被鎮上拉走,一去不回頭。村里根本不敢留著這樣來歷不明的器械的。
見了雨,麥子又濕又沉,還要搶收,怎么辦?一人一把鐮刀,人力收割,誰也別想躲過去。
一人一壟麥子。這個時候,只要站在地頭,你就能深刻的感覺到,這村里的地到底有多大,一眼望不到頭啊。
雖然下雨,但天依舊悶熱的厲害,大伙多是穿著背心,也不怕扎,都練出來了。
元初脖子上搭著擦汗的毛巾,穿著長袖,連袖口都系的緊緊的。給自己和元爺爺的身上,都帶了個小藥包,防止蚊蟲叮咬的。
工具更是他專門煉制的鐮刀,不僅順手而且鋒利,絕對是本世界獨一份的靈器鐮刀,價值非凡。元初對自己的杰作還是很滿意的。
看看四周,每個人都是手下翻飛,割的飛快。
雨下個不停,順著人的臉往下流。農人脖子上掛的毛巾,不一會就濕的透透的,又濕又沉。
中午是不能回去吃飯的,村里專門安排人做飯,送了窩頭來,一人分兩個窩窩頭,就著雨水往下咽。吃完了喝口水往下順順,接著繼續干,不到天黑透了是不下工的。
抬眼往遠處看去,有的躺在麥茬地上,扎人也不在乎,到處是水,是泥也不嫌棄。就那么四仰八叉的躺著。任由雨點往身上打。還有些兩人或是三人,背靠背坐著,頭頂蓬著一件衣服,好歹能擋一下雨。
有鄉間的老話總說,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在元初看來,這是女人當牲口用,男人當機器用。
下午的雨,沒有停下來的跡象,稍微休息了一會,大家就得繼續干。
等天黑下來,不用在地里加班干了,但還是得回去到大場上加班。
今天拉回去的麥子,必須連夜的烘干、脫粒,否則,捂在一起就發熱霉變了。
這一忙,就又是一晚上。
這不是夏收,這簡直就是一場戰役。
整個麥收要持續十天左右,每天都是如此的忙碌,誰也不許偷懶,這是跟老天爭時間,搶口糧。
可就是這般的努力,今年的麥子還是不成了。減產不說,還有許多發霉的。已經可以預見,后半年大家的口糧,就是這發霉的小麥了。
收了夏糧,就該種玉米黃豆了。這個播種,更是要命,因為你得注意農時,稍微晚一點,到了秋里,它等下霜的時候成熟不了,一樣減產。